(接一版)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变“让群众跑腿”为“替群众跑腿”,及时收集掌握民情民意,梳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民政救助、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事项,常态化开展代办、帮办等服务,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和留守老人生产生活问题。
“德治”强教化,体现基层治理温度。突出德治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春风化雨的作用,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形成崇俭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规范。城市社区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评议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用身边事引导身边人,激发群众思发展、谋发展、共治理的内生动力。乡镇综治中心依托“百姓舞台”“法治广场”“积分超市”等文化平台,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转化为群众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同时,大力开展五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选树创建,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智治”强支撑,强化基层治理精度。结合县数字城市管理中心建设,创新研发数字化社会治理平台,构建起县、乡镇、村(社区)、网格员四级纵向贯通、各部门之间横向联通的社会治理信息化网络,以“人、地、事、物、情、组织”六大社会治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组织1490名专兼职网格员全覆盖下载安装“综治E通”APP, 实行综治中心统一调度指挥、人员统一调度、工作实绩统一考核奖惩,通过线上征集、线下走访采集,打造发现问题自下而上,解决问题由上而下的倒逼性双向对流机制,确保问题办结的时效和质效。平台对上联通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系统,对下连接乡镇、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和专兼职网格员、近2万个社会公众手机APP终端、99%的人地物等基础信息完成,受理交办各类群众诉求3500余件,处置率达95.64%,满意度达96.37%,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实现了乡村事务服务“零距离”、管理“全覆盖”、诉求“全响应”,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