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3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3年06月13日
  • 日历
  • 上一期
  • 下一期
弘扬传统文化 展现非遗之美
—— 2023年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见闻

本报记者 贺承冬

6月10日,2023年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旨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

活动现场,非遗项目河西宝卷、裕固族民歌、甘州小调、民乐顶碗舞、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四家武术、秦腔獠牙、蒙古族长调、高台民歌等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齐聚一堂,演出以非遗元素创作的精品舞台文艺节目,为市民奉上精彩的文化盛宴。观众热情高涨,呐喊声、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非遗项目展示区,手工刺绣、香包、剪纸、雕刻葫芦……各色非遗产品一字排开,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围观。现场观众李桂林告诉记者:“今天欣赏了精彩的非遗文化表演和丰富多彩的非遗产品,让消费者不仅能购买到精美的非遗产品,还能在欣赏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家住中和园小区的李桂兰和老伴领着孙子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裕固族原生态民歌《黑骏马》。“今年非遗展演内容多、形式好,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让年轻人了解了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很有意义!”李桂兰说。

非遗项目展演区人声鼎沸,主题突出的非遗文艺节目精彩连连,裕固族原生态民歌《黑骏马》、蒙古长调《枣红马》、木偶绝技《变脸》、民歌联唱《甘州小调》、舞蹈《霸王鞭》《顶碗舞》等高潮迭起,引得数千名群众拍手称赞。“我将立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传统民间艺术焕发青春活力。”市级非遗传承人徐宁说。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从全市精选一批好看、好玩、好吃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心推出“乐赏非遗”专场展演、“乐购非遗”展示展销、“乐享非遗”互动体验三个板块内容。通过精彩纷呈的宣传展示展销和互动体验活动,带领市民品味可观、可赏、可玩、可参与的非遗之旅,让更多人感受非遗魅力,传播非遗之美,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优秀成果,增强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活动还为各县区搭建非遗展示、展演及展销平台,实现文旅惠民共享。

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项目保护与产业开发并重,创新载体与加强交流并举,静态展示与活态传承并行,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共有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3项省级非遗项目、128项市级非遗项目,国家级传承人5名、省级传承人56名,市、县级传承人841名。建成河西宝卷、裕固族服饰、裕固族民歌、甘州小调、黄河灯阵、顶碗舞、四家武术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项目传习所。每年举办黄河灯阵、“二月二”民俗文化节、裕固族原生态民歌大赛等特色非遗节会展演活动,不断提升非遗项目融入性、增强非遗展示互动性、渲染非遗活动代入感,让非遗项目展演展出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