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3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3年06月13日
  • 日历
  • 上一期
  • 下一期
非遗亮相“村晚” 绽放多彩繁花
—— “彩虹张掖·多彩非遗”甘州区首届非遗“村晚”见闻

见习记者 李 惠

6月9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彩虹张掖·多彩非遗”甘州区首届非遗“村晚”在碱滩镇古城村九曲黄河灯阵激情上演。

晚8时,九曲黄河灯阵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不少群众带着家人早早坐在观众席等待节目开演。半小时后,朝气蓬勃的青少年龙狮表演从舞台两侧飞跃上场,为观众呈现精彩的开场舞。台上演员卖力演出,台下观众看得不亦乐乎。“《甘州小调》唱得太好了,演员音色圆润,词义也很有意思,一曲听罢,意犹未尽。”正在看表演的群众兰登峰是甘州小调爱好者,说到尽兴时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

《甘州小调》是人民群众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音乐,真实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美好愿望,也投射着河西地区的历史文化、民间风俗与生活状态。“非常荣幸参加这次展演,希望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甘州小调非遗传承人黄彩霞说。

夜幕降临,一群身着红衣的少男少女在五彩灯光的交相辉映下,于鼓乐声中登台亮相,个个精神抖擞,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尽显龙武少年潇洒英姿。刀、枪、剑、拳的个人表演轮番上台,引得台下观众掌声连连,集体拳术更展现出中国少年的精气神和中国功夫的磅礴气势。

不仅大人们爱看,非遗“村晚”同样是孩子们的舞台,他们在台下模仿演员的动作、腔调,甚是可爱。“你们能看懂吗?”“能看懂一点”“想不想学?”“想学”……一场非遗“村晚”,一次有趣的木偶戏,在孩子们心里埋下一颗守护“非遗”的种子。“木偶绝技《变脸》是杖头木偶戏和戏剧中变脸的有机结合,守正创新后观赏性更强、过渡性更好,更有利于传承。”杖头木偶戏非遗传承人徐宁介绍,今后他将继续深入群众生活,创造出有时代筋骨、展现社会温度、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努力讲好甘州故事,讲好张掖故事。

本届非遗“村晚”展演共有13个节目,不仅有《甘州小调》、西北花儿等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节目,更有《平山湖蒙古族长调》、哈萨克原生民歌弹唱《阿克斯伊萨》等彰显民族特色的表演。一个个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依次上演,在展现甘州人民良好精神风貌的同时,也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美好的夜晚。“今天的非遗表演让我了解到了很多非遗知识,家乡有这么多非遗文化,我感到非常自豪。”前来观看表演的群众苟宇涵感慨万分。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