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讯 近年来,山丹县教育局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创新思路,多措并举,聚力盘活教师队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用好人才“金钥匙”,催生发展新动能。按照《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精神,切实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配到领导岗位上,为全县8个乡镇学区和13所城区中小学(园)配备党组织书记、副书记30名,校(园)长、副校长29名。将优秀年轻教师选配到中层岗位,为中小学(园)调整补充中层领导干部76人,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
盘活人才“蓄水池”,激活发展新引擎。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大县域教师交流轮岗,在坚持“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科学均衡”原则下,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对城区中小学276名教师进行交流调整,“大班额”“大校额”“择校热”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根据年龄、职称以及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核定等情况,统筹农村教师合理流动,调整136名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师资队伍全面盘活,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提升人才“软实力”,释放发展新潜力。邀请清华大学8名研究生来该县进行高考备考培训,推动山丹一中培优实验班,山丹二中、南关学校“未来课堂”创新班和东街小学“清华附小成志教育实践基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培训85项,培训1951人次。组建3个城区学校教研共同体和3个农村小学教研共同体,统筹安排4个名师工作室、5个金钥匙导师团工作,进行送培送教活动40余场次,组织26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喜迎二十大·志愿我先行”心理健康培训与美育课堂示范活动100余场次。
增强人才“幸福感”,营造发展新风尚。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按照“以岗定补、在岗享受、离岗取消”补助原则,为全县495名乡村教师和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支教教师发放生活补助243.86万元。乡村工作满30年不受岗位限制取得正高级教师职称7人、副高级教师职称18人。建立梯次递进人才培养机制,1名教师列入教育部办公厅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3名教师获评全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利用教师节等时间节点,加大先进典型宣传,激励广大教师向先进看齐、向先进靠拢,比学赶超、奋发有为蔚然成风。
(张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