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宏昱 王学峰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战略部署,抢抓国家种业振兴行动和建设种业强省重大机遇,立足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玉米种子繁育加工基地,加大政策扶持、推进基地建设、强化市场监管、优化种业环境,加快建设全国玉米制种基地、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现代种业得到快速发展,构建形成以玉米种业为主导的农作物种业体系。
基地建设加快 种子产能稳步提升
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我市加快建设高标准玉米制种基地,持续改善种子基地生产条件,全市累计改造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制种基地84.9万亩,配套水肥一体化面积50万亩,建成玉米制种智慧农田2.6万亩。持续推进玉米制种基地市场化竞争性配置改革,大力推动优质基地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种业龙头企业与制种基地紧密对接,有效带动本地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推动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逐步向“一村一企、一村一品”方向迈进。
坚持培优扶强 加快种企提档升级
通过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种业科研、生产、加工、销售能力提升。重点支持总部在外企业提升种子精细化加工率和在张销售结算份额,大力支持以代繁代制为主的本土企业转型向育繁推方向发展,千方百计招引头部企业投资张掖种业,着力推动种业集群集聚发展。全市现有玉米制种企业88家,其中玉米制种育繁推一体化企业4家,国家头部企业在张掖注册成立子公司8家。全市入规纳统制种企业累计达57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8家。全市建成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20个、玉米果穗烘干线65条、籽粒烘干线70条、小包装加工线164条,已成为国内最为集中的种子生产加工技术中心,形成制种优势产业集群,制种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坚持创新驱动 持续积聚发展动能
鼓励支持玉米种子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全市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23家,搭建种业联合研发平台4个,建立固定科研育种基地13处。(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