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玉杰 岳永舜 赵玉梅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支撑。
我市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全面开展“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着力推动“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转变,真正实现每位患者都能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便捷、温馨的医疗服务,切实让医疗服务“小切口”托举民生“大幸福”。
倾心尽力服务患者 全力以赴保驾护航
“仁心仁术”“医德高尚”“大医精诚”“大爱无疆”……这些患者写给医生的文字,映衬了患者心中大医、名医、好医的形象。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骨三科,诸如此类的赞誉对该科护士长张玮来说既是肯定,更是鞭策。
“要抓紧熟悉新入院病人的情况”“一定要叮嘱病人按时按点好好吃饭”,这是张玮担任护士长16年里唠叨最多的话。“感觉科室的小姑娘们都快‘烦’死我了,每天像话痨一样。”她向记者打趣道。说话间,她敏锐的目光随即落到护士台前坐着的两位老人身上。得知老人要住院,暂时没有开具住院证明,她“热心肠”的“老毛病”又犯了。“我先给您安排床铺,等医生上班后,您再去补开住院证明。”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实则是“医者仁心”的有力证明。
“大夫,我们人老了,腿脚不灵便,儿女也不在身边,谢谢你们跑前跑后的照顾。”老人张国生在张玮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到病床前不停致谢。“您安心养病,有事招呼我们就行。”一句简单的回答,让病人吃了“定心丸”,也让家属幸福感满满。
“谁都会生病,都希望有个照应。把每位病人服务好,让他们早日康复回家,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短短几句话,是对“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誓言最生动的诠释。
“患者的‘烦心事’就是我们的‘心头事’。”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院长钱军说:“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把‘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列为重点工作,围绕‘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专病门诊、‘云胶片’服务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为百姓提供有技术、有质量、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