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讯 近年来,山丹县以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为切入点,精耕细作,坚持“文化引领、设施先行”理念,大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文化广场等一系列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乡村文化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由点及面的新局面,为乡村振兴补齐文化建设短板。
文化设施全覆盖,助力乡村绘新篇。以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注重不同地区农村文化设施的均衡布局,实现文化设施的改造升级,确保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文化设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稳步推进县、乡、村三位一体文化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111个,乡镇级综合文化站8个,村级文化广场120个,乡村舞台56个,农家书屋122个。
文化盛宴绘乡韵,多彩活动聚民心。通过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地域性文化传统,创新文化活动方式,精心策划并推出一系列贴近村民生活、契合村民审美、深受村民喜爱的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汇演、非遗文创产品进乡村、“笔墨凝书香·春联进万家”写春联、社火汇演、庆“三八”专场文艺演出、“春绿陇原·文化进万家”暨三下乡文化惠民活动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以及生动的民俗展示,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增强了乡村文化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提升设施利用率,文化阵地惠民生。依托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等基层文化阵地,常态化开展涵盖文艺、健康、法治及德育在内的多元课程,确保各年龄段村民均能获得所需知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联合当地学校定期组织绘画、书法、舞蹈等兴趣小组及非遗文化体验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延长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开放时长,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了乡村文化设施的日常管理和利用效率。(马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