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
临泽讯 近年来,临泽县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总抓手,以打造全省优质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和现代设施农业园区为目标,巩固提升全县蔬菜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发展成效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全县蔬菜产业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多元化、融合化发展。
优化布局扩规模。今年,该县聚焦“高原夏菜、设施蔬菜、加工蔬菜、制种蔬菜”四大类型,落实蔬菜生产面积16.1万亩,其中,以西兰花、娃娃菜为主的高原夏菜8.7万亩,以西葫芦、辣椒、番茄为主的设施蔬菜0.6万亩,以干制辣椒、加工番茄、四季豆为主的加工蔬菜3.9万亩,以水萝卜、菜心、番茄为主的制种蔬菜1.6万亩,其他露地蔬菜1.3万亩。预计蔬菜总产量达64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27.8亿元。
以点带面扬优势。加快推进“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发展以西兰花生产为主的供港蔬菜生产基地4个7200亩,以高原夏菜、干制辣椒为主的千亩蔬菜村23个,建成沙河镇、新华镇、蓼泉镇、平川镇万亩蔬菜镇4个。坚持绿色标准化生产,打造沙河村、明泉村、平川村等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个1.5万亩。加快现代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建成沙河村、明泉村、汪家墩村等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4个,设施蔬菜示范点6个,持续推动全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果转化增效益。坚持把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推广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引进鲜食番茄、西兰花、苦瓜、甜瓜等瓜菜新品种52个,建成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点2个,高品质西兰花栽培生产基地1个。聚焦“节本增效”,集成应用高原夏菜机械化生产、水肥一体化、物联网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生产技术12项,稳步推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从传统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延链补链强动能。大力推进延链、补链、壮链、优链各项措施,建成新合作百惠、丰裕收公司等高标准育苗中心5个,年培育各类蔬菜种苗3亿株,全县蔬菜种苗统供率90%以上。发展褀威、百汇绿海等制冰、包装生产企业5家,年生产泡沫箱、冰瓶150万个以上。培育壮大新合作百惠、康利、新天昇等6家果蔬精深加工链主企业,脱水、冻干、制酱等精深加工能力达25万吨以上。大力实施高原夏菜“走出去”战略,在广东、福建、川渝等地设立蔬菜营销窗口10个,全县蔬菜外销率68%以上。(柳文凯 杨桂玲)
高台
□ 段 海 李渊博
近日,走进高台县南华镇智号村蔬菜种植基地,钢架大棚里的西兰花进入成熟期,工人们熟练地采收、装筐、搬运、装车,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们村共有钢架大棚200余座,主要种植西兰花,一年可以种植两茬,通过冷链运输车发往上海、浙江、广东等地,亩均效益9000元左右,实现了群众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局面。”智号村党支部书记郭丽霞介绍。
在南华镇义和村供沪蔬菜基地,成片的上海青长势喜人。今年,甘肃裕华鼎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义和村打造1800亩的供沪蔬菜基地,主要种植上海青、芥蓝、菜心等蔬菜,眼下成熟的是今年最后一茬蔬菜。“目前,田里收菜的工人有150人左右,收好的蔬菜进行预冷、打包后发往上海、广州等地,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公司经理江伟洲说。
近年来,高台县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多措并举做大做强特色蔬菜产业,在持续巩固“粮袋子”的同时,不断做优做强“菜篮子”,通过建基地、树样板,补短板、强弱项,蔬菜规模稳步扩张、效益明显提升、品质不断提高,初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格局,真正让“菜篮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钱袋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今年,该县蔬菜种植面积22.5万亩,其中露地蔬菜19.3万亩、设施蔬菜3.2万亩,预计总产量90.4万吨。建成4个供港、供沪蔬菜基地,种植面积1.17万亩,预计年生产蔬菜2.4万吨以上,实现产值近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