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惠 马兴国
“财务报表的数据不太对,这个合同金额……还是再查一遍吧。”上午9点,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的会议室里,支队政委秦鹏正与同事们讨论最新接手的案件。他语气平和,却透露着坚定,面对那些复杂的数据,秦鹏就像是一个解谜者——用一份份文件,拨开层层迷雾,找到隐藏在数字背后的不正当经济行为。
秦鹏今年40岁,已有16年的警界工作经验,是小城基层警官的代表。2008年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毕业后,他迅速投身到打击犯罪工作中,一路从一名普通的办案民警成长到组长、副支队长、政委,从打击有组织犯罪到打击经济犯罪,他始终冲在前面、干在一线、走在前列,对各类经济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认真梳理在侦案件和群众报案线索,侦破了一批批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抓获了一个个违法犯罪分子,有力维护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秦鹏先后参与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6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8名,挽回经济损失1.4亿余元。
“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面对困难时,秦鹏总会沉着考虑。他说:“遇到复杂的财务案件,我们不仅要理顺数据,更要理顺案件背后相关人的动机与利益链。”为此,秦鹏带领他的团队,常常加班到深夜,反复推演案情,深入剖析每一个疑点,直到案件破获。今年1月,张掖某商贸公司负责人报案称:其公司负责水产品采购人员在外出采购水产品过程中利用工作便利,非法侵占公司资金10万余元。接报后,秦鹏带领团队迅速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查实涉案金额43万余元,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
“我们不怕困难,只怕没用心。”正是这样的信念与精神,使得秦鹏和他的团队成功地破获了一系列重大经济案件。
经济犯罪侦查,犹如行走在刀尖上,压力与挑战无时无刻不在。回忆起印象最深刻的案件,秦鹏不禁陷入了沉思。2021年1月在破获一起非法经营外汇案时,犯罪嫌疑人被通缉后藏匿到了外地一乡镇,该地区山大沟深,连续数日下雪,车辆无法进山,案件无法推进。秦鹏带领专案组成员,冒着严寒和车辆滑坡的危险进山,加装车辆防滑带,摸排藏匿地点,经过连续十余天奋战,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每天都加班到深夜,眼睛都熬红了。”秦鹏回忆道。正是凭借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他们找到了关键证据,成功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秦鹏感慨道。
在秦鹏看来,经侦民警不仅是打击经济犯罪的“利剑”,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守护者”。他们精准打击各类经济犯罪,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络机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风险防范建议,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非常感谢经侦支队,用实际行动保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公平正义。相信在公安民警的护航下,企业的发展会更有保障,我们也会更安心地生产经营。”案件当事人甘肃祝全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祝鹏举说。案发后,秦鹏带着团队用一个月时间就破案了,称得上“兵贵神速”。
经侦工作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光鲜,尤其是在基层,困难重重。白日里,他们一头扎进卷宗堆里整理线索;夜里,奔波在各个现场收集证据,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在秦鹏看来,是群众殷切的期待一直支撑自己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他常说:“每破解一个案件,都是在为老百姓缔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秦鹏的带领下,市经侦支队围绕公安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化实战核心要义,深化“云端”打击主战模式,全面落实“省级主研、市县主战、情报全程参与、三级捆绑作业”打击经济犯罪新机制,大大提高了违法犯罪的打击效能。“只有企业健康发展了,我们的经济才能持续繁荣。”秦鹏坚定地说。
“秦鹏政委带领我们支队民警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侦破了一起又一起案件,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为人民群众挽回了损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经侦支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朱波说,从参与到访民解释、查处经济犯罪案件,秦鹏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同事眼中,他总是那个能理出头绪、化繁为简的管理者;在群众心中,他就是那个耐心倾听、热心帮忙的贴心人。
秦鹏——一位基层经侦老兵,十几年的职业生涯早已将他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他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崇高精神。他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的每一个细微举动,都饱含着对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对职业的无限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