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海
“您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是否按时发放到‘一卡通’里?”“乡里有没有对‘一卡通’使用情况进行回访”……连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干部深入农户家中,核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情况,确保“一卡通”发放管理规范,惠民惠农政策落地落实。
“我们充分发挥‘纪巡联动’‘1+3N’片区化协作联合优势,根据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种类,深入乡村一线,采取自上而下排查、印证方式,对补贴项目、资金是否严格落实、按时发放、精准到账、到户到人情况进行系统排查。”山丹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张纯玮介绍,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及时公开通报曝光,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以过硬监督护航惠民惠农资金高效使用。
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全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管理,督促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持续规范“一卡通”管理,推动监督、监管、整治同向发力,为全市惠民惠农资金优质高效使用保驾护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市纪委监委督促市财政局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全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先后多次听取专项工作汇报,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调研,以严格的督导推动工作效率提升。建立工作台账,细化整治措施,督促农业农村、民政、林草、人社等部门深入开展整治,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确保社会保障兜底政策有效落实落地。
聚焦社保、农业领域涉及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困难群众救助补贴等15类33项财政补贴资金的发放、管理情况,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县区财政部门开展自查自纠,推动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持续规范。2024年,全市共发放补贴资金14亿元,惠及138.39万人次。
民乐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六坝镇、三堡镇等地,围绕“一卡通”办理、发放、使用各个环节,随机抽取农户进行走访核实,详细询问“一卡通”保管使用情况,了解补贴发放是否到位、是否知晓补贴标准和发放流程等内容,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补贴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并督促相关部门完善“一卡通”管理制度,加强对补贴资金发放全过程监管,以有力监督推动“一卡通”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卡”“明白卡”,确保惠民惠农资金发放到位。
“我们加强与财政、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将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和审计监督贯通起来,整合监督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各类惠民惠农资金的监管,切实保障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民乐县监委委员、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杨学耀表示。
为了抓实重点环节问题整改,市纪委监委联合市财政局组成检查组,通过现场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县区自查自纠情况开展督查检查,对专项整治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逐一制定整改措施,靠实整改责任,对账销号,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清仓见底。通过专项整治,发现的3类20项具体问题均已整改。
同时,持续强化惠民惠农资金管理,督促市财政局优化工作流程、严格审核把关,缩短发放周期、提高发放效率,确保惠农补贴资金精准及时发放,提升“一卡通”资金发放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在监督推动下,市财政局指导县区财政部门细化补贴资金预算管理、资金发放、事后监督等制度,建立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监管机制,实现“一卡通”运行管理全过程监管,有效防范化解“一卡通”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