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冬梅
2024年,临泽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探索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新路径,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提升。
这一年,突出培根固本、价值引领,筑牢干部群众思想根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信仰、信念、信心更加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临泽实践的思想基础更加坚实。
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发展和群众日常生活。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展“头雁宣讲团”“初心课堂”等各类宣讲1700余场次,举办“书香临泽大讲堂”3期,推动理论学习和文明实践互促共融。县委宣传部荣获2023年度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讲文明、重礼仪,守公德、乐助人……从喧嚣闹市到恬静乡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临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人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追求。
这一年,坚持立德树人、以德铸魂,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聚成强磁场,引领道德风尚,放大道德力量,让临泽文明之光更加璀璨。
持续深化“德润枣乡”道德实践活动,全面落实道德模范政治礼遇、关爱慰问、动态管理等机制,挖掘感人至深的凡人善举,8人入选“甘肃好人”“张掖好人”,1人入围“中国好人”候选人,推荐选树市县“新时代好少年”22名,让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做有标杆。蓼泉镇曹兴平3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倪家营镇中心小学张春阳传播西路军故事让红色基因薪火相承、鸭暖镇牛旭章诚信为本带领乡亲们致富……这些平凡的故事,看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从个人到群体,从群体到品牌,众多榜样人物如璀璨星辰,闪耀在各个领域,各级“好人”、各类道德模范正成为推动临泽前行的强大动力。
这一年,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文明临泽·实践有我”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坚持“阵地拓展+服务延伸”的思路,改造提升2个实践所,打造13个示范实践站(点)及实践广场,新建2个“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工作室,8条线路开通运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文明实践街区(广场)、社区(企业)服务驿站、机关实践站点、窗口单位志愿服务岗串点成线,形成城乡覆盖、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文明实践圈”。425个志愿服务组织、2.8万名志愿者开展“六进”“十送”活动2700余场次。县镇村同步、中心所站联动,开展移风易俗、书香润心等主题集中示范活动13场次,12月5日成功承办“传承红色基因·文明实践有我”省级集中示范活动。举办第五届集体婚礼,掀起了公交车接亲、自行车迎亲等“简约迎亲”新热潮。举办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形成“敬比赛夸”“戎耀枣乡”等74个品牌项目,23个集体和个人获评市县文明实践先进典型,4个案例入选《甘肃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色案例100例》。深化“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节”,情暖元宵、粽情端午、爱满重阳等主题活动深受喜爱,独居老人“一键通”“彩虹课堂”、社区“微项目”等品牌活动广受好评。
这一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持续深化文明创建,城乡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城乡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暨省级文明县为契机,深入推进“两项工程”,扎实开展“三项行动”,聚力攻坚“三大整治”,常态开展“月末周五”卫生整治和周五交通劝导活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突出“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抓文明村镇创建,突出“培育职业道德、树立行业新风”抓文明单位创建,聚焦“涵育家庭美德、弘扬优良家风”抓文明家庭创建,聚焦“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抓文明校园创建,新申报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校园各一个并顺利通过省级公示。累计创建各类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6个、省级40个、市级60个、县级114个,命名各级文明家庭73户。
群众是文明创建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从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入手,引导市民争当“文明有礼临泽人”,礼让行人、尊老爱幼、邻里守望、志愿互助、爱心公益等中华优秀传统得到广泛践行。从目之所及、心之所向到身之所往、体之所感,文明创建活动遍地开花,和谐文明新风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