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1月17日
打赢整治“攻坚战” 化解群众“心头忧”
—— 我市全力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

本报记者 段晓梅

“盼了十年的房产证,终于拿到手了,感谢政府部门帮我们老百姓办实事,现在心里踏实了!”近期,甘州区博金御湖湾小区首批业主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时刻,他们手捧不动产权证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因开发商将土地借贷抵押,涉诉查封,导致博金御湖湾小区560户业主多年来一直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把化解博金御湖湾小区不动产“登记难”问题作为帮办实事重点内容,督促自然资源部门持续发力化解攻坚,首批95户业主不动产权证已顺利发放,推进3年之久的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靠前监督、跟进监督,通过整治、疏通,对证下药,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化解不动产登记中的各类“疑难杂症”,解决群众烦心事。市纪委监委坚持高位推动,多次调度“登记难”问题化解工作,针对突出问题制定具体方案,分解任务目标,定期限、定责任、定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督促自然资源、司法、住建、法院、税务等相关单位,多次研究部署博金御湖湾小区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工作,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开展调查研究、探索解决路径。2024年以来,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先后化解了恒大御澜庭、皇庭国际二期、丹马时代城等5个小区登记难问题,600余套房屋的业主顺利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动产权证书。

民乐县纪委监委加强与主责部门联系,督促自然资源、住建、税务、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健全工作专班,及时梳理汇总摸排项目“登记难”情况,建立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台账,对项目“堵点”全力进行跟踪处理,做到应化尽化、能办尽办、逐项销号,将一笔笔历史遗留的“旧账”逐步化解。2024年以来,通过专题会商、走访调查、蹲点监督等方式,查找堵点难点、提出意见建议,监督全县5000余套房办理了首次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5953本,办理相关登记业务1567件。

以强有力监督推动改进作风、优化服务,也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破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的主要做法。高台县纪委监委及时督促不动产登记部门简化流程、优化整合办理环节,实施便民“一窗办”“集成办”“简化办”“一网办”等措施,采取“上门办”“延时办”“融缺办”“承诺办”等服务,建立“上下一体、协调联动、分级处置、稳妥化解”的便民工作机制,全力保障群众“即来即办、即办即结”,切实把化解“办证难”问题这件服务群众的“暖心事”办好。集中整治以来,全县完成15栋商住楼项目规划、竣工验收备案,完成北河学府12栋535套和灵秀嘉苑小区8至10号楼196套住宅首次登记。

针对不动产登记中存在的问题,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严查不正之风问题的同时,压实职能部门责任,从制度落实、工作流程、权力运行等关键方面建章立制、补齐短板。市自然资源局出台全市交房即交证改革工作方案,全面推行“交房即交证”改革,全市共实现“交房即交证”项目22个,从源头上避免了新增“登记难”问题的发生。甘州区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制定下发《甘州区解决农村小康住宅楼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对全区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解决,相继完成三闸镇、甘浚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0户群众不动产证办理工作。

“不动产登记涉及千家万户,必须强化监督,靶向发力,全力化解群众办证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跟进监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