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 杰
甘州区地处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间,处于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节点和关键位置,在黑河水的孕育和滋养下,甘州区成为河西走廊一颗耀眼的明珠。
近年来,甘州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治使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全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不断总结梳理,形成了“城市排水——再生处理——循环利用”再生水循环综合利用甘州实践。
种树要用水,项目建设要用水,公园绿地也要用水,而一年能用的黑河水就那么多。经过多年的持续探索,甘州区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用水方式、用水结构,逐步建立起再生水生产、再生水资源配置的供水调度体系,让每一滴水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保驾护航。
再生水回用 为城市“解渴”
为解决水资源匮乏难题,甘州区将眼光投向再生水,从配套完善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等方面入手,先后实施张掖市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提标改造和三期扩建项目,年生产再生水3500万立方米。
为促进再生水利用率,甘州区积极开展再生水市场化运营,放开再生水政府定价,由再生水供应企业和用户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自主协商定价,建立完善再生水销售价格市场化机制,先后与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区环卫所、六乐文旅、河西硅业、河西水务、区湿地局等单位签订再生水供水协议,按量计征再生水费,推动有偿使用再生水。
城南中央文化公园每年生态补水约58.37万吨,元宝枫国家储备林项目每年灌溉用水约44.57万吨,甘肃电投张掖电厂机组每年冷却用水约480.1万吨,全区公厕、城市主干道洒扫用水约12.61万吨……一条条先进做法、一种种利用途径,都源于长期以来甘州区再生水利用率的积极探索。
2024年,甘州区通过管道将再生水引入城区,配套建设再生水调蓄水池及配送管网,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补水、道路洒扫、消防用水、市政杂用等用再生水替代,再生水利用率达42%,远高于全省平均值。
水到绿来 为生态“筑基”
初秋,在甘州区元宝枫种植示范基地,一望无际的元宝枫迎风而立,如同一排排整装待阅的士兵,与远处巍巍的祁连山遥相呼应,构成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
为加大国家储备林建设力度,扩大造林面积,提升生态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目前人祖山口两侧已建成元宝枫基地1万亩,栽植元宝枫苗木30万株。
这么多树,水从哪里来?甘州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为人祖山口两侧的元宝枫国家储备林提供保障水源。
“因干旱缺水,以前这里几乎寸草不生,生态极度脆弱。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实施万亩元宝枫国家储备林项目栽成了这片林。”甘州区青绿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方有介绍。(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