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1月24日
山丹:馍馍做出花儿 指尖绽放年味

本报记者 贺承冬

欢天喜地过大年,非遗来把年味儿添。“花馍”,这个蕴含传统文化的非遗美味,越来越受到群众欢迎,成为“新”年货,为大家增添新年味儿。

春节将至,走进张掖长旭面食加工有限公司,一股自然发酵的醇香扑鼻而来。10多位工人站在案板前有的和面有的做造型,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在她们的妙手中,一块块看似普通的面团经过揉、捏、搓、拉、盘、剪,不一会儿就变身为各式各样的花馍,硕大的蒸笼热气腾腾,车间内外透着红红火火的年味。

吴艳芳在长旭食品加工坊从事花馍制作已有4个年头,她介绍说:“花馍的捏制工序包括揉、捏、切、挑等技法,还融入花鸟、动物、龙凤等吉祥元素。根据节日不同,花馍的样式也不同。做花馍的时候要选择好面粉,醒发时要掌握好时间、温度、湿度,做面花时要多观察多练习,这样做出来的花馍更生动自然好看。”

“我们制作了传统的油炸糖花子、油果子、麻花,现在我们又推出牛舌饼、杂粮系列等品种,这些都是过年客户最喜欢吃的。还有部分烤和蒸的面食,现已逐步上市销售。目前,每天产量都在上千斤。我们配备礼盒装,过年时送人、送亲戚都比较方便。”张掖长旭面食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小龙说。

在雷小龙的记忆里,小时候每逢节日,奶奶和妈妈就会制作好吃、好看而且寓意吉祥的花馍。而他总会静静地站在奶奶和妈妈身旁看着,等候大人“打赏”一个面剂子,自顾自地“创作”着……也就是从那时起,制作面塑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于是也就有了祖孙三代的这家面食店。继承了母亲的手艺,但雷小龙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不断外出考察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提高技艺水平,探索改进制作方式,做出来的花馍更加惟妙惟肖。

面塑又称为花馍、面花、面锁等,有几千年的民间传承,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兴起,花馍这一古老的面食艺术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制作精美、寓意吉祥的花馍成为“新宠”,也成为新民俗活动中馈赠亲友的佳品。

为让山丹花馍馍突破家庭式作坊的局限性,着力打造甘味美食“山丹馍馍”品牌,2019年,由张掖长旭面食有限公司牵头,成立山丹县材良馍馍协会,申报“山丹馍馍”地理产品证明商标。经过几年发展,初步形成以“山丹馍馍”为统一品牌,以陇圆食品山丹馍馍为龙头,涌现出胖妈妈山丹馍馍、千穗山丹馍馍、西旺山丹馍馍等一批食品安全无忧、日常管理规范、硬件设施先进、产品特色鲜明、市场网络畅达的龙头企业,2008年面塑花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小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展示花馍的艺术魅力,宣传花馍的文化内涵,让这一民间艺术在自己手上发扬光大。

“我会坚持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花馍,吸引更多人加入花馍馍手工艺的文化保护中。”雷小龙说。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