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晓华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节日仪式感越来越强,节日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寄托得到回归,并被广泛需求。西路军征战河西的历史是张掖最主要的红色资源,随着2025乙巳蛇年春节的到来,部分读者心中也有这样的疑问,西路军在河西征战的时光中是否还有节日意识,他们是如何欢度春节的?西路军西征期间在其他中国传统节日都经历了什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红色文化有什么联系?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将带领大家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视角下看西路军西征历史及其活的灵魂。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自1936年10月24日晚强渡黄河至1937年3月14日石窝会议宣告失败,共经历了142个日日夜夜,包含了寒衣、下元等10个传统节日,几乎所有的节日,西路军都在行军、战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中度过。
1936年10月24日晚,在中国传统佳节重阳节(1936年10月23日)的第二天,红四方面军总部率5军、9军、30军及总部直属部队21800多名指战员奉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西渡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随战局变化,于11月11日奉令组成西路军,肩负建立河西根据地、打通国际通道、配合河东红军战略行动的重任。经景泰、古浪、凉州、永昌等地战斗后,一路向西进入张掖境内,占领山丹、血染高台、血战倪家营子、冲出梨园口、西进星星峡,谱写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1936年11月14日是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作为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这一天人们将为亲人送去寒衣。西路军过黄河时,未来得及更换冬季装备,绝大多数战士仍穿着单衣单裤,每人也只备了4天的粮食。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30军包围了武威城,由于敌主力被9军牵制在古浪战场,武威城内空虚,驻防河西的国民党骑兵第五师师长马步青惶惶不可终日,一边向马步芳求援,一边命人在城墙上挂起许多灯笼,虚张声势。同一天,9军进驻古浪县城,与敌马步芳、马步青部浴血奋战四昼夜,歼敌2000余人,但自身亦损失惨重,后在30军的接应下撤离古浪县城。
随着战事发展,西路军9军、30军进驻永昌两县,5军进占山丹,分别在永昌、山丹两地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11月28日是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为解决部队过冬服装、被褥等物资,西路军总部决定征收永昌城乡地主、大商人的粮、油、皮、毛、布匹、棉花、牛羊等物资,并组织动员各业工匠和广大妇女为部队赶制冬衣、冬帽、鞋袜和皮衣。
此后,西路军一路向西,进驻高台和临泽县城。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扣押张学良,河西的局势急剧变化。1937年1月12日,敌人集中2万人包围了高台城,五军将士与敌人激战9天8夜。1月20日,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这一天,由于民团反水高台城失陷,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第十三师师长叶崇本、政委朱金畅等 2000余名指战员牺牲。当晚,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倪家营开会,讨论西路军行动问题,作出了东返的决定。
西路军全体指战员东返至西洞堡和龙首堡一带,利用有利地形,全歼了敌马原海宪兵团、击溃手枪团,歼敌800余人,取得了西路军自一条山战斗以来又一次较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西路军士气。但是西路军东返的意图被马步芳、马步青发现,并在东线部署重兵对西路军进行防堵。1月27日晚,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龙首堡张福寿屯庄召开军政委员会扩大会议(龙渠会议),作出集中兵力重返倪家营的决定。得知西路军的动向后,马步芳先后投入5个骑兵旅、3个步兵旅及大量民团武装围攻倪家营,西路军以寡敌众,与敌人展开了残酷血战。
据《中国共产党张掖历史(1930—1978)》记载:“1937年1月28晚,西路军1.3万人陆续回到倪家营(二进倪家营),布防于43个屯庄……止2月27日,在倪家营鏖战40多天后,西路军突围向三道柳沟转移。西路军苦战倪家营,全体指战员与数倍于己的敌军反复拼杀鏖战,毙伤敌军万余人,但自身也伤亡惨重,不足万人,且伤病员近三分之一。”当时的倪家营已是满目疮痍,许多庄园农舍被敌人洗劫一空。在倪家营据守的40天里,西路军将士已困难到了极点,没饭吃、没水喝,没房住,几乎到了无日不战、无日不伤的地步。期间,包括春节在内的5个传统节日都是在这一时期度过的。1937年2月4日是腊月二十三——小年夜,敌马元海指挥敌军对西路军防守的倪家营子堡寨展开了6次攻击,西路军多次与敌人发生肉搏战后将敌人击退。1937年2月5日,腊月二十四——小年,为更好固守倪家营子,西路军坚持不懈积极构筑防御工事。1937年2月10日,腊月二十九——除夕,在缪家屯庄召开了倪家营子村级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民主选举苏维埃政府主席和委员,村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烧毁地契,为贫苦农民分土地,发放土地证,同时征集粮草,组织群众护理伤员,有力地支援了红军的作战。1937年2月11日,正月初一——丁丑牛年春节。这一天,西路军和敌马步芳部出奇的默契,倪家营子战事平静,成为极其稀缺的没有硝烟的一天。即便是处在冰天雪地、弹尽援决的境地,西路军总指挥部仍然想尽一些办法为战士们过了一个简单的春节。红军宣传队到各连队唱歌、演小节目进行慰问,红军各单位也尽其可能让战士们吃了顿饱饭。《悲壮的征程》中记载了时任30军88师政委的郑维山关于春节的记忆“春节来了,我们拉些敌人的死马煮一煮,每人分拳头大的一块马肉。战友们咬一口,好香啊,可是谁也舍不得吃,都送到伤病员手中。伤病员却说,让能战斗的同志们吃吧,吃了好杀敌人。有的重伤病员直到停止呼吸,马肉还在手里攥着。”时任30军代军长的程世才回忆录《艰苦的历程》中记录“春节时,剧团、宣传队给部队和老乡演出。”仅仅休整了一天,敌人又开始对倪家营子红军发动疯狂的攻击。1937年2月25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敌军更是猛攻倪家营子红军各堡寨阵地,红军浴血抗战,固守堡寨。红军无粮、无水、无柴、无弹、饥寒交迫,仅凭大刀、长矛与敌人拼杀,誓与敌人拼至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滴血。元宵节后第二天,军委主席团决定组建援西军,援助西路军。2月27日,援西军正式成立,计划第四日开始行动。也是这一日,西路军从倪家营子突围向三道柳沟转移。敌军以重兵继续围攻三道柳沟的西路军,西路军已到弹尽粮绝、精疲力竭的地步。在三道柳沟,西路军与敌苦战11个日夜后不得不再次向南突围,准备经梨园口转进祁连山。9军、30军血战梨园口、鏖战马场滩,9军政委陈海松牺牲,9军25师政委杨朝礼、回民支队副司令马有明等10多名师团级指挥员牺牲,30军264团全团损失,263团大部损失。为掩护总部和主力向山里转移,妇女抗日先锋团女扮男装,改用30军88师268团番号阻击敌人,遭受重创,全团只剩下300余人。
1937年3月14日是农历的二月初二——龙抬头。西路军总部和其他各部到达石窝山,此时,部队连伤员在内3000余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石窝山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两项决定:一是陈昌浩、徐向前离开部队,东返陕北,向党中央报告西路军作战经过;二是组成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由李卓然、李先念、李特、曾传六、王树声、程世才、黄超、熊国炳组成,李卓然负责政治领导,李先念负责军事指挥。至此,西路军西征宣告失败。
石窝会议后,西路军余部分三个支队在祁连山区打游击,王树声率右支队向东游击,李先念、程世才率左支队向西游击,张荣率总部机关干部、伤病员、妇女及小孩为一支队伍就地游击。西行支队于1937年5月1日前后,抵达甘新交界的星星峡。
硝烟散尽、精神永存。西路军的历史已经远去,但西路军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革命气节和精神,永远为世人所流传。
回顾历史、礼敬传统是传统节日的重要表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紧密融合,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红色元素”“情感元素”,讲好西路军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血脉赓续流传,符合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需求和文化价值。西路军征战千里河西走廊,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抗日救亡大义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昂扬的斗志勇敢地承担党所赋予的光荣任务,为河西大地播下革命的火种。西路军将士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以气壮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民团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永远是西路军留给张掖人民宝贵的精神遗产。
一元复始、开创新篇,祭祀祖先、追念先贤是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人文内涵,将红色元素融入传统节日,在纪念传统节日的同时,铭记历史是对历史记忆的再次唤醒。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敬畏历史、呼唤和平、纪念逝者,我们更需从历史的回看中增进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