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计算机是指那些连接到互联网并能够执行各种计算任务的设备或系统,通俗地讲,就是指连接互联网的办公用计算机。互联网计算机的核心特征在于它们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实现远程操作和管理。
1.互联网计算机存在的风险隐患
(1)恶意软件和病毒:通过互联网传输的文件可能携带恶意软件或病毒,如计算机病毒、间谍软件、勒索软件等,一旦运行,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被窃取,甚至受到控制。
(2)钓鱼网站和山寨软件:钓鱼网站和山寨软件通过仿冒知名网站或软件吸引用户下载安装,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一旦用户访问这些网站或安装这些软件,可能会泄露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3)系统漏洞和黑客攻击:计算机系统和办公软件可能存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攻击,获取重要数据或制造破坏。
(4)信息泄露风险:互联网办公应用及互联网邮箱、网盘云盘、微信、钉钉等容易被黑客攻击或内部人员泄露,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此外,缺乏严格的访问控制、加密和审计机制也容易导致信息失管失控。
(5)内部人员泄密:内部人员可能因操作不当或安全意识薄弱导致数据泄露。例如,将涉密文件违规存储在互联网计算机上,或在互联网环境下传输文件。
2.互联网计算机保密管理要求
(1)禁止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2)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应采取安全保密技术防护措施,消除泄密隐患。
(3)不得在涉密场所连接互联网的非涉密计算机上安装和使用麦克风、摄像头等音频视频输入设备。
(4)非涉密计算机应当粘贴“禁止处理涉密信息”等保密提醒标识。
3.使用互联网计算机注意事项
(1)设置合理的登录密码,包括正确设置使用指纹等生理特征识别方式。
(2)安装配备必要的防护软件。普通计算机一般都会连接互联网,受到攻击的风险大增。因此,安装杀毒软件防范木马病毒的侵袭是必须的。
(3)做好备份机制。对重要的用户文件,甚至对操作系统进行备份,以免受到黑客攻击后造成重大损失。
(4)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不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不要浏览可疑的网页,不要在不可信的网络站点下载安装文件,不要随意使用来历不明的移动存储介质。(内容来源:保密观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