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海 刘秉刚
见习记者 王 钰
春日,阳光明媚,甘州区滨河新区一座崭新的学校里,老师带着学生打篮球、踢足球、跳绳、轮滑……“小云,和老师一起跳,不要怕。老师喊跳,你双脚抬起来,蹦过跳绳。”“护腿、护肘、护手都绑好,谁先准备好,谁就先滑起来。”“不调皮。来,排好队,一个挨一个练习投篮。”简单的动作重复教,简洁的语言多次说,简单的游戏多轮玩,看似寻常的大课间活动,但在这所校园里却需要老师们百倍的操心,因为这里是特殊教育学校。
不一样的教育,不一样的学校。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987年,是我市唯一一所为听力、智力障碍学生提供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曾是张火公路上的一张“特殊名片”。学校秉持“以爱为源,润泽生命”的教育思想,以“为学生明天着想、为学生家长分忧、为社会和谐添彩”为办学宗旨,坚持“尊重差异、开发潜能、面向全体、和谐发展”办学理念,围绕“会生活、爱学习、有技能”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尊重珍视孩子差异,提供适合孩子差异的个性化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市委、市政府在财政“过紧日子”的情况下,毅然决定为特殊教育新建校园,促进融合教育。
2022年9月,市委、市政府研究部署在甘州区滨河新区新建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不低于8%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全面落实,福彩公益金、体彩公益金优先安排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在省内率先实现特殊教育十五年全免费。教师30%特教津贴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段、中职生学生资助按国家政策全覆盖。财政、民政、教育、人社、残联等单位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合力推进新校区建设,强力到位的政策资金支撑保障,让新校区很快落成。
2024年1月,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搬迁至3.3万平方米的新校区——3栋教学楼、1个报告厅、1所餐厅、1栋男女生宿舍楼、1个标准化操场、1个现代农业设施体验馆、1个职业教育基地,润德楼、润真楼、润善楼、润美厅、感恩餐厅、星星之家、洗涤室、烹饪室、烘焙室、洗车房……建设标准、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管理、课程建设达到全省一流、西部领先水平,学校加挂“张掖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牌匾,承担全市特殊教育指导工作。
新校区、新气象。学校实施全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坚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学段延伸、公平惠及,加快推动特殊教育普惠、优质、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拓展学段服务,扩大服务半径,在市儿童福利院设立学前部联合办学,实现教康协同、医教融合;开办职业高中部,开设现代家政服务专业,与张掖集善乐业辅助就业服务中心等用人单位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形成“学前教育(康复训练)+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十五年一贯制办学体系,有效保障了残障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去年搬到新校区后,我们首先和市儿童福利院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在全省特殊教育行业率先开办学前部,为全市学前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