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甘州区花寨乡金花寨种植专业合作社小麦种植基地,农户使用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的播种机械进行滴灌小麦播种。本报记者 王 将 摄
本报记者 康 宁 黄学超
清明时节,草木青青、天清气朗,万物欣欣向荣,正是冬歇过后农事活动全面展开的重要节点。清明节期间,放眼望向张掖广袤的沃野,春耕春播热潮涌动,广大农户带上农具走进田间,翻耕、浇水、播种、覆膜……一派繁忙景象。
位于甘州区乌江镇元丰村的张掖市福之口港澳蔬菜产业基地上,精心培育的霸王苔菜苗被运送到覆好膜的菜地里,嫩绿的菜苗整齐码放在田垄旁,仿佛给覆着银色地膜的田野缀上翡翠流苏。菜农弓身作业、挥汗如雨,沾着春泥的双手熟练操作,精准破开地膜,将菜苗和根部的土坨稳稳嵌入田间,整套动作如同在河西大地上书写立体的农事诗行。“我们镇今年在谢家湾村、元丰村、乌江村、管寨村巩固供粤港澳蔬菜基地1万余亩,预计能种四茬,同时开展有机蔬菜认证2000亩,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乌江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卢靖中说。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民乐、肃南也迎来农作物播种的大好时机。走进民乐县顺化镇小麦种植基地,数台播种机来回穿梭于田间地头,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多道工序,科技赋能按下春耕生产“快进键”。(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