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同时在去年9月成立了张掖市学前融合教育发展共同体(联盟),整合教育、残联、民政等部门资源,努力让每一名残障儿童享有高质量的教育康复服务。”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姚姗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今年6月1日起施行,在该法施行前,成立张掖市学前融合教育发展共同体(联盟)意义重大,能够有效推动全市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接受适切教育。
姚姗介绍,在职业教育方面,学校将技能训练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精准分类施策、分类培养。“能力较强的孩子,进行订单式培养,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就业提供保障,寻找更多的工作岗位;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我们以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自立能力为目标,重点进行生活习惯及劳动教育,在这方面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肯定。”
“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对我们孩子来说算是福音。现在学校条件特别好,宿舍里有独立的卫生间,老师们也特别操心,孩子表达能力、自理能力也变强了。周末回到家经常念叨这个老师好,那个老师好,还说食堂的饭特别好吃。”曾经带着孩子天南地北访医问诊的何燕欲言又止,不幸中的万幸是有一所这样的学校让孩子上学学知识、学技能,挽救一个脆弱的家庭。
为给特殊的孩子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学校秉持“尊重差异、开发潜能、面向全体、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打造“康复教育与体艺培养相结合、技能训练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融合教育与个别化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品牌,培育学生“八大核心素养”。以“课堂+生活”培育学生的语言素养,以“目标+激励”培育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以“基础+特长”培育学生的身体素养,以“学校+家庭”培育学生的生活素养,以“情景+实践”培育学生的社会素养,以“专业+专项”培育学生的艺术素养,以“教学+体验”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
同时,加强市、县、校三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市特殊教育中心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行一个市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六个县区级资源中心、N个随班就读工作试点校“1+6+N”的管理运行模式,带动提升全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有学生198人,教职工58人,共设18个教学班。学校先后获评“全国特殊教育先进集体”“甘肃省特殊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残疾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校”“甘肃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残疾人文艺表演先进集体”“甘肃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快乐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一直特别重视教师培训工作,经常选派老师到南方发达地区或是与我们背景相似的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参观学习、互通交流,也邀请知名特教专家给我们讲座培训。”姚姗补充道。
这几天,重庆市巴南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赵婕一行就在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考察学习。“去年姚校长带老师去我们学校,介绍学校的教育管理情况,特别是向两头延伸的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我们听后很感兴趣,所以这几天专门过来学习。”经过几天的学习,赵婕感触颇深:“这两天深入教室听课,感觉各类课程很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的基本功也非常扎实,特教的一些设施设备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了很多参加各种实践的机会,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让赵婕感同身受的还有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理念。“外界以为我们特教老师最重要的是爱心,而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专业老师。因为现在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种类越来越多,他们的残障程度不同,情况也很复杂,只有专业的老师才能服务好他们。”赵婕直言,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对每个孩子个别化的教育和服务,细细落到了实处。“我们很多时候提到这个概念,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不一定能做到,有时候落到实处很难。这与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有关。来到张掖,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张掖市委、市政府对特殊教育的高度重视,新建了这么好的学校,功能设施配备完善,规划设计、文化理念、运营管理、课程建设等都非常好,我们很羡慕,也深受启发,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要借鉴张掖模式。”
聚众爱织就温暖,汇细流润泽生命。“弱势群体值得被全社会关注,我们是具体的执行者和落实者,理应比别人做得更实更细。这几年,尤其在新校的建设中,我们发现不仅有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财政、民政、教育等部门及工程建设单位、设备采购单位、民营企业的关心厚爱,社会各界都尽其所能以各种形式帮助我们。全体师生都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可以说,新建这所学校是聚全城之力,汇集成了一个博爱温暖的地标。”从事特殊教育工作30多年的姚姗发自肺腑感言。
特殊的学校,特殊的爱。围绕每一个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通过党委、政府、社会合力,精心编织一张有温度的“爱网”,不遗余力推进融合教育,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学习成长的空间。“我们都出点力,为他们解决食宿、实习、就业等问题,让他们过得更好。”甘肃鹄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任鹄祥表示,全社会都要有一颗爱心,关心关注特殊教育的孩子们。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入住儿童时讲话指出的,“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对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