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茹 兴 倪定国
近年来,民乐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筑牢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民乐为总目标,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抓手,以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修复、提升、监管,全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坚持协同增效,全力打好绿色转型整体战。编制完成并严格执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持续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实施“三化”改造项目3项,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2家、绿色园区1个、节水型企业5户,实施三墩滩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20万千瓦光伏1#项目等新能源项目7项。全面完成2022年度全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建立高效固碳增汇实验林1200亩,18万亩营造林开展林业碳汇开发,滨河集团成功创建全省酒类行业首家“碳中和工厂”。
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严格落实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扬尘管控、尾气达标、油品提质、面源管控措施,全县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均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多年来一直位于省市前列。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地表水省控断面双树寺水库水质达到Ⅱ类水质目标,城区供水总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水质目标。持续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重点建设用地和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保持在100%。
坚持常态长效,科学打好生态修复系统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投资3.7亿元实施“三北”工程林草湿荒漠一体化修复等重点项目4项。深入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保护与建设,积极参加甘肃张掖·青海海北跨区域联合执法专项巡护行动,定期开展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和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专项检查。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保护区内不同种群野生动物数量较2014年提高15%至20%以上。
坚持多点发力,持续打好国土绿化持久战。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人工造林2.4万亩、营造林6.7万亩、退化林修复2.7万亩、森林抚育4.8万亩、新造林管护1.1万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25.83%,草原植被盖度达63.2%,城区、乡村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5.82%、34.74%。全面履行林长制工作责任,421名各级林长常态化开展巡林3361次,全力推动林长制落地见效。
坚持融合发展,统筹打好城乡建设阵地战。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2个、省级和美乡村1个、市级和美乡村2个、县级和美乡村8个,农村垃圾“收转处”覆盖率达100%、污水处理率达35.5%,废旧农膜回收、尾菜综合处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86.56%、88.3%和93%。全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改造给排水、供热管网21.6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坚持集约节约,主动打好治水兴水升级战。聚焦打造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印发实施《民乐县水资源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完成小堵麻水库工程,新增蓄水能力330万立方米,累计打造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51.88万亩,创建节水载体108家,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58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4%,再生水利用率达77.86%,三堡镇智慧灌溉节水经验在全省推广,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水利部复核。
坚持综合施策,聚力打好防沙治沙阻击战。抢抓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强县东滩沙化封禁保护区封禁保护设施建设,实施“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等项目,持续抓好区域内天然林草植被的封育封禁保护。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6.94万亩,建成东滩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5.77万亩,全面完成17.09万亩公益林管护工作。
坚持从严从实,坚决打好环境安全保卫战。修订《民乐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多项预案,建立健全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生态安全防护体系。督促21家企事业单位完成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备案,指导80家企业编制完成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加强辐射安全监管,扎实开展核技术利用隐患问题排查整治,发现的8项问题全部完成整改。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和核辐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