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录
“再有半个月就能挤奶了!”近日,走进山丹县清泉镇千峰骆驼养殖基地,工作人员一边驯化母驼一边说。围栏内的驼妈妈不时打着响鼻,有的在安静吃草,有的在耐心哺乳。
山丹县是优质的农牧产地,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为骆驼生存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产出的驼奶相较于牛奶营养成分更高,蛋白质、钙、铁、VC含量都远远超出牛奶。由于哺乳期母骆驼日产奶量远低于奶牛,驼奶奶源显得更为珍稀,被誉为“沙漠中的软黄金”。2023年,作为山丹县重点招商项目,中驼科技入驻清泉镇长城新村工业园区,该企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化骆驼乳制品企业。2024年,清泉镇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招引新疆塔城客商投资成立甘肃龙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红寺湖村建成占地101亩的千峰骆驼养殖基地。
“今年3月,从临泽、内蒙古引进450峰怀孕母驼,陆续开始生产,每天能生产七八峰,现在栏内有幼驼200多峰。”千峰骆驼养殖基地负责人姜昆基介绍。基地通过整合天然盐碱牧场资源,配套建设草料库、青贮池、连体式圈舍及挤奶设施,形成现代化养殖体系。利用闲置房屋建成驼奶收购站,串联起骆驼养殖户与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周边牧民养殖骆驼2000余峰,初步构建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推动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迈进,带动周边1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户均年增收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12万元。这一模式不仅破解了乡村产业分散、竞争力弱的难题,还通过利益共享机制,让牧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同时,基地以生态养殖为核心,通过集中饲养科学调配草场资源,有效缓解草场超载压力,促进植被恢复和生态平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转化为有机肥,年产量3000余吨,反哺农业种植,形成绿色循环产业链。
“骆驼三年产两羔,怀孕期达14个月,产奶期只有10个月。”中驼科技公司董事长赵军利介绍,公司10万吨驼奶粉加工项目涵盖灭菌乳、发酵乳、含乳饮料等多品类生产线,6条生产线完全可以满足山丹县养殖需求,年加工生驼乳能力达3000吨,预计产值1.2亿元。千峰基地作为原料供应基地,年产600吨优质驼奶直供加工厂,形成“养殖——生产——销售”一体化链条。此外,驼绒、驼肉及有机肥的多元化开发,进一步拓展了产业链条,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