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6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4月16日
甘州法院执前督促助力营商环境持续向优

为助力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去年,甘州区人民法院将执前督促机制深度嵌入营商环境建设体系,以“督促在前、强制在后”工作模式,加速兑现企业合法权益,促推营商环境与司法效能实现“双提升”。

正向督促,权益兑现再提速。去年,制定出台《关于强化执前督促履行、促进执源治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成立由3名经验丰富的退休执行法官组成的执前督促团队,集中开展执前督促工作,为执前督促工作注入强劲动力。“以前听说执行要等好几个月,没想到执前督促效率这么高,才两天就帮我追回了欠款,这举措太好了!”近日,某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当事人洪某在甘州区法院执前督促调解室对法院执前督促工作表示赞许。

洪某与甘肃省某建筑劳务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经调解,双方达成还款协议。但期限届满,该公司负责人王某不肯履行还款义务,洪某遂于近期向法院申请执行。鉴于该案件符合执前督促程序条件,法院当天即将该案分流至执前督促小组。在详细了解该案情况后,督促员第一时间传唤王某到庭,向其阐明未如期支付劳务费给申请人带来的困境,以及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将会给自己及其公司经营造成的法律后果。在督促员的引导督促下,当日,王某即主动向洪某偿还了全部劳务费。

该案办理过程中,督促员依托多年执行经验,通过对被申请人的正向督促,促使被申请人的思想观念从“要我履行”转变为“我要履行”,有效压缩执行周期,既保障了农民工的“血汗钱”,也为企业保留了“信用分”。

善意劝导,护企纾困稳发展。“执前督促”也是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生动实践。该机制既规避了传统强制措施对企业及经营者的负面影响,又通过给予企业合理的履行缓冲期与发展期,为市场主体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在某节能热力公司与刘某某供用热力合同纠纷一案中,刘某某经营的租赁公寓因空置率较高,资金周转困难,导致8万多元供暖费迟迟未能支付,被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还款协议,但还款期满后,刘某某仍无力偿还,热力公司遂向法院申请执行。随后,案件进入执前督促环节。

“刘先生,我们理解您公寓近年来空置较多,收入不佳,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必须履行,拖延只会让您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执前督促工作室里,督促员与刘某某耐心沟通。“年后正值房屋出租的旺季,且目前还有潜在租客在洽谈,如果房子能够陆续租出去,我一定抓紧还款,但能不能麻烦您和申请人沟通给我宽限几个月。”刘某某向督促员解释道。“只要您有还款意愿,我们可以和供暖公司协商,给您一段缓冲时间……”眼看刘某某还款态度明朗,督促员第一时间与供热公司协商,为刘某某争取了还款时间。转眼到4月,在法院执前督促小组的持续提醒与督促下,刘某某已按计划逐步偿还了供暖费,公寓经营也逐步恢复正常。

在该案办理过程中,“执前督促”不是简单的提醒,而是精准把握督促力度,既维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又给困境中的经营者留出“造血空间”,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截至目前,甘州区法院执前督促团队累计受案1629件,结案571件,督促到位执行标的额999.69万元,平均结案用时仅15.43天。其中,成功化解涉企案件28件,为市场主体回笼资金276.25万元。(甘法院)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