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4月18日
临泽:科技入链寒旱农业四季如春

□ 张 煜

这两天,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张兴虎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公司试种了两年多的羊肚菌终于迎来规模性采收,且卖上了好价钱。

“今年种了20棚羊肚菌,一棚能出1500斤左右,主要销往南方市场,我们的鲜品一斤能卖到五六十元,干货一斤800元左右。”张兴虎说。

步入甘肃鸿泽羊肚菌种植大棚,推开厚厚的帘幕,温润的空间内一朵朵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垄上,一簇簇形似迷你蜂巢“小伞”。

羊肚菌作为一种珍稀食用菌,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羊肚菌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自2023年起,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尝试种植羊肚菌,通过两年多的探索试验,公司严格把控菌种和营养包质量,攻克了温度、湿度、种植时间精准调控等技术难题,羊肚菌种植获得成功。

“刚开始技术不成熟,温度、湿度掌握不好,羊肚菌出菇慢、出菇少。后来公司外派人员学习,还邀请专家过来指导,现在羊肚菌种植技术完全成熟。”张兴虎说。

羊肚菌在临泽试种成功,不仅标志着寒旱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还填补了临泽县名贵食用菌品类的空白,进一步延伸了食用菌产业链。

近年来,临泽县充分利用玉米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采用“公司+合作社+产业园+农户”模式,先后引进怡泉新禾、鸿泽农业等5家食用菌企业,建成集食用菌菌种研发培育、菌棒生产、种植、加工、保鲜、配送、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循环农业产业园,打造高标准双孢菇出菇车间5栋125间,建成高标准香菇大棚256座,年产双孢菇1.3万吨以上,年产香菇3800吨以上。

为进一步提升行业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近两年,园区和入驻企业大胆探索,通过引进双孢菇菌料三次隧道发酵技术和玉米芯替代小麦秸秆双孢菇生产菌料技术,缩短了菌料发酵间隙,延长了采菇时间。“我们现在大面积推广双孢菇三次发酵隧道新技术,该技术具有工艺领先、周期缩短、自动化与标准化程度高,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双孢菇生产周期由常规的54天缩短到42天,每年可以完成8.6次生产循环,土地利用率提高6倍以上,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就可生产出高品质的绿色有机菌菇产品,进一步扩大了产能。”临泽县丝路寒旱农业发展中心农艺师李世栋介绍,以前二次隧道发酵技术是在室外养好菌后再移入到菇房里进行种植生长,而现在的三次隧道发酵技术是将养菌环节在覆土播种之前完成,相当于上料之前菌种上面已结满菌丝,因此生长周期缩短到只有两周左右,大幅提高了双孢菇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出菇率。

从荒芜的戈壁种出“菌中皇后”,到三次隧道发酵技术的革新,临泽县以科技链激活产业链,在寒旱之地筑起“四季如春”的现代农业高地,曾经的戈壁荒滩已盛开白胖的双孢菇、褐色的羊肚菌……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