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好种子,在张掖土地生长;好种子,从张掖走向全国。
张掖是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水土光热资源绝佳搭配,具备发展现代种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被誉为全国规模最大、管理最好、质量最优、产能最强、风险最低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优势核心基地。
近年来,我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牢国家粮食安全、种子安全政治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部署要求,抢抓种业强省建设重大机遇,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目前,全市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玉米种子达4.5亿公斤,可供应全国3亿亩大田玉米用种需求。
2022年,我市探索推行玉米制种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改革,通过建立企业综合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带动效应、信用评级等多维评价体系,明确划定100万亩优质基地实行科学配置,推动优质基地和优势企业“双优”整合。改革试行三年来,制种面积、产量、单产实现“三连升”,供种规模、种子质量、保供能力以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全链条”的现代种业体系加速形成,地企基地共建共管、多方合作共赢的良好种业生态加快构建。
激烈行业竞争和复杂市场环境下,张掖如何用好改革“关键一招”,通过系统性创新改革实现差异化突围制胜?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张掖有种·种天下——国家级玉米种子优势核心基地改革实践录》,并整理发布《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大事记》,从基地配置、质量跃升、智慧生产、全链升级、品牌发展、惠农增收、生态构建、改革启示等方面入手,综合优势企业、优质基地、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多方视角,全周期探寻张掖玉米种业发展历程轨迹、全景式透视张掖玉米制种基地竞争性配置改革三年试行成效、全方位描绘国家级玉米种子优势核心基地建设发展的蓬勃进程。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乔 伟 吴玉杰 黄学超 见习记者 王 钰
1965年,张掖地区农科所(现张掖市农科院)开始玉米制种的试种工作,也标志着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正式启航。
1978年,张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张单488”玉米新品种获甘肃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成为全市首个玉米单交种新品种。
1978年,张掖地委第四十二次常委会议研究同意,成立张掖地区种子公司,是行政、技术、经营“三维一体”的事业单位。其后,各县相继成立种子公司,标志着张掖种子工作进入新阶段。
1994年,原张掖市(甘州区)种子公司与中种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中种集团张掖良种繁育有限公司,系我市首次与国字号种子企业合作。
1998年,张掖地区种子管理站与张掖地区种子公司分设,是全省第一个政企脱钩的种子管理机构。
1999年,张掖地委、行署首次召开种子产业暨表彰大会,会议总结经验,谋划新世纪战略,表彰奖励先进,激励种业发展后劲。
2000年,张掖地区种子行业协会成立。
2004年,首次在张掖范围内开展玉米种子生产经营企业“重质量、守信用”评估活动,截至今年该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
2005年,张掖市政府首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种子产业监管工作的意见》。
2006年,全国种子工作会议在张掖召开。
2006年,张掖市玉米制种面积突破百万亩。
2010年,临泽县在鸭暖乡小鸭村对玉米制种基地实行招标模式,张掖本地已呈现玉米制种基地竞争性配置改革雏形。
2011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证明商标。
2012年,全国现代种业制种基地建设现场会议在张掖召开,推广张掖建设“四化”种子基地的经验和做法。
2013年,农业部《关于认定国家级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通知》认定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2015年,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俗称“张八条”。
2016年,张掖玉米种子作为“最具影响力甘肃特产”被列为“绚丽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100张名片”。
2017年,张掖市种子管理局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农业先进集体”。
2019年,“张掖玉米种子”入选《“甘味”知名农产品目录》,获得“甘味”农产品品牌“特别特”称号,张掖种业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
2019年,玉米种子关键质量指标普遍提高,发芽率和纯度分别达到95%和98%,高于国家单粒播种标准2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2021年11月,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张掖市种子行业协会开始创建张掖玉米种子甘肃省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
2022年起,张掖市开始推行玉米制种基地竞争性配置改革。
2022年,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
2024年,张掖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成立“国家玉米育种能力提升项目——西北科研中心”。
2024年,省委赋予张掖“一屏三地”使命任务,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实施《张掖市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张掖市玉米制种“五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价值持续提升,2024年品牌测评价值为192.38亿元,“张掖有种·种天下”名片持续擦亮。
随着玉米制种基地竞争性配置改革不断深化,2022年至2024年,三年来全市玉米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种子发芽率和纯度超过国标,“张掖玉米种子”始终代表全国最优质的玉米种子;三年累计审定新品种303个,新增精细化加工线92条,自主营销种子量跃升至1.36亿公斤,全产业链产值达110.2亿元;累计建成107万亩高标准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制种款由“跨年兑”实现“当年清”,带动24万农户增收,种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