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6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6月06日
心存“公平秤” 巧解“千千结”
—— 记甘肃省先进工作者、临泽县倪家营司法所调解员安贵

本报记者 张海燕 见习记者 王 钰

在祁连山北麓的临泽县倪家营镇,一个身挎褪色公文包、脚踩泥土的身影,正步履匆匆穿梭在田间巷陌。从青丝到华发,37年,13400多个日夜,这位56岁的司法所“老兵”安贵像一枚扎根乡土的“法治铆钉”,用双脚踏出一道不平凡的基层调解路,将数起冲突化于无形,让法治阳光洒遍乡村角落。

1969年出生的安贵,从初出茅庐的司法新兵,到如今调解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不仅收获了群众的赞誉,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先后荣获“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全省百名新时代政法英模”“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躬身耕耘破难题:把法理种进黄土地

“我始终把倾听放在首位,只有真正了解双方的想法和需求,才能找到法理与人情的平衡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是安贵多年处理复杂矛盾纠纷的经验之谈。

面对土地纠纷,安贵踏遍倪家营镇8个村58个合作社,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每一起土地纠纷的来龙去脉。为调解因宅基地引发的群体冲突,他连续7天蹲守田间,与当事人反复沟通,最终促成双方签订共享耕种协议,实现从“争地仇人”到“互助邻里”的转变,被乡亲们称为“公平秤”。

面对百姓失子之痛,安贵主动承担起调解重任,连续30天奔走在死者家属与雇主之间,一边安抚贾家家属的情绪,一边与张某及其家属沟通协商,既讲法理又动真情,最终促成张某承担贾某某住院治疗期间所有医疗费用,并一次性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赡养费、精神抚慰金共13.2万元,成功平息了这起可能激化的社会矛盾。

除此之外,安贵用实际行动让“四级七天”调解工作法落地开花,通过“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守之以法、以法育人,终之以调、以调止纷”的“情、理、法、调”工作技巧,全镇90%以上的矛盾在基层得到化解,经安贵调解的案件,协议履行率达100%,成功阻断民转刑案件202起、群体性械斗52起、越级上访106起,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基层调解的“定盘星”。

一心为民守幸福:给特殊群体递暖意

走进“安贵调解室”,鲜红的标语“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静态悬挂于素白的墙面上,也动态流淌于安贵把青春融入司法行政事业的热血中。

安贵为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帮扶台账,开展“矫心正行”行动,累计为特殊群体解决就业、住房等困难问题68件,帮助42人重拾生活信心,辖区连续15年保持特殊群体“零再犯”,总结的“七法四必访”工作经验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推广,为特殊群体帮扶工作提供了借鉴。

安贵年均处理赡养、婚姻等家庭纠纷100余起。面对瘫痪老人,从道德和法律层面多次上门与老人子女沟通,教育和劝导子女赡养老人,让老人得以安享晚年。在处理婚姻纠纷时开展“亲情茶话会”,邀请家族长辈、乡贤参与调解,将法律刚性融入情感温度,促成上百对夫妻破镜重圆,守护了家庭的幸福。

“要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积极引导群众摒弃偏见,让帮扶对象看到希望,感受到温暖和关怀,重新建立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在安贵眼中,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要实实在在带着体温落地,走进群众心里。

创新治理强引擎:为乡村善治注新机

2022年,“安贵调解室”进驻临泽县综治中心,成为多元解纷的中枢站。

当传统调解插上科技翅膀,安贵依托“云调解”平台,实现纠纷在线受理、远程调解、电子签约一站式服务,助力倪家营镇构建“党支部+邻里小院议事+民主说事会制度”。选聘66名“法律明白人”组成调解志愿队,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村情民意的优势,并联动12个部门建立“诉调+访调+警调”体系,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三年来,调处纠纷600余起,成功率超90%,网格员化身政策宣传、纠纷调解、治安巡逻、民意收集、便民服务“五大员”,推动全镇纠纷发生率下降42%。

安贵深知农村群众法律知识相对薄弱,为让大家听得懂、学得会,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了《农村常见纠纷调解指南》,以身边事解读法律条文,让《民法典》等法规真正走进群众的生活,主讲的“老安调解课堂”成为全县调解员必修课。300余场“炕头普法”“田间法治课”,覆盖群众1万余人次,为基层培养了大批法治“种子”。

“他对当事人非常有耐心,会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调解方法。在平常的调解工作当中,也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好办法,让调解工作更顺畅。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们的调解能力和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安贵在日常调解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做法,让县综治中心派驻工作人员鲍莉受益匪浅。

公正无私立标杆:让如磐初心照征程

如今,57岁的安贵依然奔波在化解矛盾纠纷的路上,他常常废寝忘食、昼夜奔波。

“调解不是和稀泥,公平正义是底线!”面对堂兄侵权纠纷,安贵没有因为亲情偏袒堂兄,而是秉公执法,严厉批评堂兄的错误行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依法为受害人争取到2000元经济补偿;妻子住院做手术时,他因为工作无法陪伴在侧;孙子出生当日,他还在为农民工追讨欠款……

翻开安贵的公文包,三样“法宝”格外醒目:磨破封皮的《法律汇编》、写满心得的调解笔记、群众赠送的千余封感谢信,这些物件见证着他夙兴夜寐的工作历程,满载着群众对他工作的认可和感激,也印刻着他“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

“在我看来,‘先进’二字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意味着要比别人更努力、更奉献,要始终坚守初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我会继续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毫无保留地把工作经验和方法分享给年轻的基层工作者,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并积极带动身边的人,共同投身到基层建设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劳模精神,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安贵说。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