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9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6月09日
2024年张掖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全市“一总两分”总体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环境保障。

一、环境空气质量

2024年,全市城市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3.11,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扣除沙尘后),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扣除沙尘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8和17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0.8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40微克/立方米;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3天,优良率82.8%。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九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没有发生人为导致的重污染天气情况。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

全市地表水8个国家考核断面(冰沟、西干渠渠首、丰乐河水文站、莺落峡、皇城水库、高崖水文站、六坝桥、正义峡)和6个省级考核断面(红湾、双树寺水库、四坝、花寨桥西、马营村、西大河水库出口)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水质优良比例100%。2024年,全市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1位。山丹河山丹桥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目标要求。4条已完成整治的城市黑臭水体监测指标均达标,水质稳定无反弹。

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

全市8个在用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3个地表水型水源地(甘州区城区备用水源地、白石崖水库水源地、肃南县东柳沟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I类标准,5个地下水型水源地(甘州区滨河水源地、临泽县黄家湾滩水源地、高台县城区水源地、山丹县城区水源地、民乐县总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下水Ⅲ类标准,达标率100%。

四、地下水质量

全市6个地下水国控点位(甘州区梁家墩镇田家小庙、临泽县城东南角、临泽县化音九眼渠、民乐县三堡镇徐家寨子、高台县骆驼城乡西滩村、肃南县明海乡白家大房子)水质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

五、土壤环境质量

20宗地块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建设用地通过调查、评审、公示。166.39亩严格管控类耕地和5909.12亩安全利用类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稳定。

六、声环境质量

2024年,全市119个有效监测点的城市区域昼间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1.1分贝,声环境等级为二级,声环境质量较好。昼间道路交通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1.0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一级,声环境质量好。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100%,夜间达标率90%。

七、生态质量

2024年,全市生态质量指数为45.50,比2023年提升0.07,生态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六县区生态质量保持基本稳定。

八、核与辐射环境质量

全市陆地γ辐射剂量率累积测量范围为102-112纳戈瑞/小时,监测数据稳定无明显变化。甘州区滨河水源地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全部达标。3个省控水体点位水质放射性核素和4个省控土壤点位土壤放射性核素监测数据稳定。

九、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污染控制

2024年,全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为214.47吨、61.5吨;化学需氧量、氨氮“十四五”时期减排指标任务分别是950吨和15吨,已于2023年底超额完成。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