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9月17日
“临字号”农产品加速走向更远方

大闸蟹“横行”全国市场

□ 郑安博 兰正 王堃

近日,位于祁连山北麓的临泽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闸蟹丰收季。

清晨,沙河镇鑫湖养殖合作社的蟹农们驾着一叶轻舟,缓缓穿行于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开始了丰收时节的蟹笼回收作业。他们动作熟练地拉起沉甸甸的蟹笼,一只只青壳白肚金爪、奋力挣扎的大闸蟹赫然入目,在晨光中更显活力。岸边,从湖北等地远道而来的客商早早守候在此,满怀期待地望向湖中收笼的渔船。才刚靠岸,一筐筐个大生猛、体壮螯健的螃蟹就被迅速称重、分拣、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湖北客商陈伟已是连续第六年来临泽收购螃蟹。他表示,临泽螃蟹不仅品质上乘,更是全国最早成熟的一批螃蟹之一,因而备受高端市场青睐。“我们每年8月底准时过来,这里的螃蟹口感鲜甜、肉质饱满,主要销往重庆、武汉、广州、深圳、长沙、西安、海口等一线和省会城市,消费者反响非常好。”

临泽县鑫湖养殖合作社理事长曹希龙介绍,随着临泽螃蟹走俏市场,今年该合作社养殖面积从去年的1400亩扩大至2800亩,预计总产量将达6至7万斤。目前正值销售旺季,螃蟹供不应求。“每天捞多少就能发多少,日均销售量约2000斤,主要发往江苏、广东、湖北等传统大闸蟹消费大省。”曹希龙说。

在鸭暖镇古寨村鸿宾螃蟹养殖基地,蟹农王宏斌正在富锶泉水中进行生态养殖。这里的泉水富含锶元素,加上水中丰富的水藻、小虾作为天然饵料,孕育出了品质独特的富锶大闸蟹。“我们引进的辽宁光合1号蟹苗成活率高,今年13个塘共投放17万尾,螃蟹价格和长势都优于去年。”王宏斌介绍。

近年来,临泽县把水产养殖作为特色产业培育,通过生态养殖模式、水质监控与技术培训,养出的螃蟹以其“青壳、白肚、金爪、黄毛、体壮膏肥、鲜香浓郁”的出色品质,吸引大量外地客商前来采购,并远销全国多个省、市,成为当地一张亮眼的农业名片。目前,该县渔业已形成以经济鱼类养殖为基础,冷水鱼养殖为特色,富锶螃蟹为优势,富锶白对虾等高档水产品为抓手的渔业综合养殖结构,全县建成6个特色水产养殖基地,螃蟹养殖面积达8000亩,产量约20万斤。

“预计今年水产养殖面积达8700亩,水产品产量1620吨,产值突破2亿元。”临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廷全介绍。一系列数据标志着临泽特色水产养殖业进入规模化、高效化的新发展阶段,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番茄酱“红”动欧洲餐桌

□ 程 莉 田育明

金秋时节,正值临泽订单加工番茄迎来成熟季,田间地头农户采收正忙,加工企业开足马力投入生产。

走进甘肃天润汇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厂区外拉运番茄的运输车辆整齐排列,厂区内番茄加工生产设备轰鸣声响彻,从地头刚采摘来的新鲜番茄经过清洗、分拣、破碎、熬煮浓缩等一系列工序后,变成了色泽鲜亮的番茄酱,待工人们打包、封盖、转运后,这些红色果酱将漂洋过海,来到中东、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今天我们在化验室用二倍测影仪检测成品浓度、黏度,用电脑检测成品的AB值L值和红素,然后用试纸测成品的PH值,这样检测的目的是确保产品达到生产标准,更好地适应市场。”职工夏亚楠说。

甘肃天润汇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番茄酱及其他番茄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番茄、甜椒等蔬菜种子的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在多年发展中,公司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业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企业发展呈强劲增长态势。“公司目前与农户签订的订单约5000亩,农户亩产10吨左右,一亩地收入约5500元,今年预计生产番茄酱5000吨,主要销往法国、荷兰、沙特、也门等国家,今年预计收益在2500万元左右。”经理白鑫说。

近年来,临泽县不断完善蔬菜产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链条,先后建成康利脱水蔬菜、金沙食品、新合作百惠、天润汇丰、环球商贸5家蔬菜加工企业,按照“公司+种植户+订单”的生产经营模式,让农户与企业签订番茄种植合同,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5%,农产品出口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5021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