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10月17日
甘州区政协畅通社情民意通道促民生实事落地
路平心舒畅 网通人更安

□ 崔璐璐

“以前下雨出门得蹚水,现在雨停路就干,多亏了区政协和社区帮我们解决难题。”站在体校家属楼新硬化的路面上,72岁的王大爷笑着说。历时半个月,由甘州区政协与王母宫社区联合推进的体校家属楼雨水管网改造及地面硬化工程顺利完工,彻底告别“雨天积水、晴天坑洼”的困扰,让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变化”。

居民愁心事,政协社区“齐搭台”。体校家属楼建成于1994年,近几年,小区雨水管网老化堵塞、路面破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到雨季,单元门口积水能漫到脚踝,一楼居民储藏室常被浸泡;路面裂缝、塌陷随处可见,老人买菜、孩子上学都得“绕着坑走”。“我腿不好,去年下雨拄着拐杖差点滑倒,跟社区反映后,工作人员隔天就来现场看了。”2号楼的李阿姨说。接到居民反馈后,王母宫社区一方面组织社区网格员逐户走访,记录“积水严重点位、老人出行需求、停车痛点”等50余条意见;另一方面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渠道报送至甘州区政协,共同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

联动破难题,政协协调“疏通梗阻”。区政协与王母宫社区紧密联动,召开“现场协商议事会”。社区将前期收集的50余条居民意见和勘查结果“端上桌面”,政协针对项目立项、资金来源、施工标准等关键“梗阻”进行协调。最终,在区政协的积极推动下,改造方案快速优化,资金得以落实,为工程顺利开工扫清了障碍。这种“居民提需求、社区集信息、政协搭平台、部门解难题”的联动模式,确保了改造工程精准对接民需。

旧貌换新颜,共建共管“管长效”。今年9月底,改造工程完工,小区变了样,新增的200米排水管将积水“秒排”,雨天再也不用“看天出门”;1000多平方米的破损路面全变成平整的硬化路,老人推轮椅、孩子骑滑板车都畅通无阻。为确保长效,在政协委员建议下,社区牵头制定“长效管护方案”,明确了社区、物业和居民的共同责任,将改造成果稳固下来。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5021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