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0连霍高速张掖新城互通立交出入口
本报记者 祁晓蓓 牛健刚
“十四五”期间,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紧扣“东西畅通、南北贯通、互联互通、立体交通”总体目标,绘制出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交通新蓝图。
——五年来,共实施交通运输重点项目55项,建成高速、国省干线和旅游公路10条348.166公里,累计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108.73亿元,完成“十四五”规划固定资产投资总目标的94.37%。
——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5.55亿元,新改建、养护维修农村公路4240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61公里,改造危旧桥梁22座,着力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新格局。
——五年来,累计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144.3亿吨公里。客运班线290条,营运汽车1.2万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3.5万人。
我市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打破行政壁垒,形成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的工作新格局。特别是在项目推进中践行“破立并举”理念:破除传统建设思维定式,确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机制;破除单一发展模式,确立“交通+”融合发展新路径;破除部门分割弊端,确立协同治理新格局。这种系统性变革思维,让张掖交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
基础先行:筑牢经济发展交通底座
——骨干路网实现历史性跨越。G569武仙高速肃南段、S18张掖至肃南公路等10条高等级公路相继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348.166公里,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通高速(一级)”目标。如今,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1.4万公里,路网密度提升至36.51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居中四向、辐射周边”的枢纽格局。
——路衍经济开辟新增长空间。创新推进“一路四带”发展模式,G30连霍高速张掖段新建互通立交2处,升级改造服务区3个。张掖丹霞服务区转型为集观光、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复合型枢纽,单日最高接待游客突破万人次,成为交旅融合的典范之作。
——重大项目积蓄发展后劲。S10张掖至马鬃山高速张掖段开工建设,S54永昌至民乐高速完成特许经营方案审批,4个省道提质改造项目加速推进,这些“正在路上”的工程,将持续拓展张掖的发展空间。
民生为本:编织乡村振兴幸福网
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我市创新实施“四好农村路”9个100%工程,打造了“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新样本。
民乐县、甘州区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临泽县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4条农村公路入选“陇原最美农村路”……这些荣誉背后,是我市坚持“建管养运”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
“农村公路+”模式正在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通过打造“三圈六廊多节点”旅游交通廊道,串联21家4A级以上景区和工业园区,形成“一路一风景、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格局。(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