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林
综治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工作平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七中心合一”建设,规范化、实体化运行综治中心,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甘州奠定坚实基础。
建强阵地平台,整合资源力量。在区级层面,按照“六有八化”标准,科学设置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心理服务中心,实现“七中心合一”,确保调解、仲裁、司法确认等业务在中心实质性办理。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安排业务熟悉的工作人员,采取轮流倒班的形式,实现综治中心常驻,依法做好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等工作。推动群团组织、社会力量进驻,不断增强综治中心矛盾排查化解能力。在乡镇、街道层面,以综治中心、司法所为主阵地,优化功能庭室,为群众提供“一条龙”诉求解决服务,同时引导村、社区建立以基层干部个人命名的调解室,打造一流办公场所,持续增强信息收集、服务保障群众等能力。
严格管理网格,消除风险隐患。严格落实《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指导乡镇(街道)科学划分网格、配齐配强专职网格员,推动建立素质过硬的网格员队伍。举办网格员业务培训班,提高网格员熟练运用“陇情E通”APP各模块登录、使用流程的能力,解决网格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健全网格员工作调度、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掌握网格员履职情况,补充新鲜血液,使其真正成为维护安全稳定的有生力量。组织网格员进村(社区)入户,全面摸排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征地拆迁等方面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加强重点群体服务管理,落实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强制医疗等措施,筑牢安全稳定坚强防线。对网格员工作严格考核,落实优秀网格员奖励政策,激发网格员工作热情。
做实三调对接,有效维护秩序。深入落实《甘州区关于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施意见》,乡镇街道、部门单位扛牢靠实诉源治理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落实好“个案补贴”,提高纠纷化解成功率。政法部门、乡镇街道整体联动、大力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行业调解组织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互通、纠纷联调。根据案件性质准确分流,各类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推动司法确认强制执行,持续提高调解效率。精准推送矛盾纠纷类警情,健全警调对接部门协调机制,乡镇街道全量接收、调解公安部门推送的矛盾纠纷。全面落实导入机制,加快调处矛盾纠纷类信访事项,推动纠纷及时化解。推广运用“1+4+6”工作法,落实“一案一领导”包案化解机制,统筹各方力量化解疑难矛盾纠纷,凝聚平安建设合力。
源头采集信息,数据支撑维稳。组织乡镇街道干部、网格员加强基础数据采集,通过“陇情E通”全量录入辖区实有人口、特殊人群、社会治安、矛盾纠纷、社情民意等八类数据,深入研判分析,提前预知预警,有针对性做好安全防范、社会治理工作。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稳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补盲补漏,最大限度实现视频监控区域全覆盖。指导政法各部门用好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规范录入执法办案信息,减少执法瑕疵,助推执法规范化建设。认真分析《基于司法大数据的甘州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评估报告》,重点关注商事活动纠纷风险防控、民间借贷风险防控、未成年人犯罪风险防控和黄赌毒治理,全力消除风险隐患,有效推进平安建设进程。(作者单位:甘州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