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全义
10月25日,央视13频道和军事医学研究院网站先后发布一则新闻——我国科学家破解“极端生命体”水熊虫的生存机制。之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李磊博士是这项重大科技成果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是从张掖二中走出的青年科学家。
转发微信链接后已是子夜,心情很是激动,没有一丝睡意,索性翻检收藏的学生资料。我清楚地记得,李磊的资料,除了练习和作文,还有一份北大录取通知书的彩印件。找了好一会,除了练习和作文,居然找到一份李磊写给母校张掖二中的临别赠言。看着那段赠言,李磊高中三年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浮现在了眼前。
2005年高一分班时,第一层次班级设了两个。李磊有个双胞胎妹妹叫李蕊。为便利各自成长,征求他们兄妹的意愿后,将两人分到了不同的班级。
李磊来自农村,家在甘浚镇头号村六社。他们兄妹给我最初的印象,除了身高在两个班上属于最矮,朴实得就像两颗核桃,圆圆的脸上、清澈的眼眸里总是流淌着真诚和单纯。
早晨有朋友打来电话,问我李磊是不是上高中时就特别优秀。“优秀?”我愣了一下——他和妹妹确实都很优秀,考试一直在年级前十名,人品也很出众。但如果把“优秀”跟“个性”靠一靠,在年级第一阵营那些拔尖学生当中,他们兄妹可能是最缺乏个性的两个。
高中三年里,李磊的表情,除了沉静,便只有面对老师和同学时,那丝浅淡而又干净的微笑。
李磊兄妹属于那种聪慧丝毫不外露的学生,加之来自农村,读书量少,任课老师相信他们都能考到一流的高校,但在冲击清华北大方面,又都觉得他们似乎还缺点火候。若是拼及学习的认真用心,还有每次考试发挥的稳定,他们倒是很让老师放心。尤其李磊,每次考试很难进入前三名,但也很少落到八九名。
课堂上,李磊从来都是在认真听讲,到了会心处,会微微而笑,但决然不会有纵情的张扬;自习课上,总是从头至尾近乎纹丝不动地默默学习,绝少跟同学交流。作业、检测一丝不苟,字迹工整,从来不会拖欠。
聪明,有好的先天遗传大脑就足够了;但智慧,却需要专一经久地用心去加持。
有个性、有特色的人好写,除了低调、内敛、诚笃、用心,他们兄妹,我上语文课三年,没有感受到他们一丝一毫的个性。或许没有个性,本身就是最突出的个性!昨晚看到关于李磊的报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从事科学研究,不正需要这种低调、内敛、诚笃、用心。
钱钟书先生曾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以我对李磊的了解,他的性格和为学,最为契合钱先生所谓的“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
这两个班的任课老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专业扎实,二是性格开朗。尤其是李磊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魏立强,我经常夸他是心理学教育的大咖。属于“乐天派”的他,跟学生相处,关系之融洽,更像是学生最可信赖亲近的隔代大哥。老师们学问好,脾气也好,学生就喜欢亲近。“亲其师而信其道”在那两个班上,还表现为“信其道而亲其师”。那三年里,找老师请教问题或者聊天,是课后最热闹的事。我们几位老师坐在教室旁边的一间办公室里,每到课间,每位老师的身边总会围着几名学生,时不时流淌出爽朗的笑声。因为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孩子们虽然学习辛苦,但心态平和松弛。
喜欢找老师请教问题的学子当中,常能看到李磊的身影。
李磊有个哥哥,也曾在张掖二中就读。李磊兄妹入校后,哥哥上补习班,经济负担重,考虑到他们家庭困难,学校减免了李磊兄妹的学费。第一年里,兄妹三人在甘州市场旁租了一间房,置办了厨具自己做饭。填报高考志愿时,考虑到同样的原因,魏立强老师建议他选择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防生基础医学专业,李磊没有犹豫。
从本科到博士毕业,李磊在北大上了8年。毕业之后选了这个研究课题,埋头又是8年。当年徐百柯先生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钩沉”专栏写了一批民国知识分子系列文章,见识高拔,文笔清健,后来结集出版为《民国那些人》。李磊读高中时,我曾买了这本书,又请书法家朋友写了几幅张载的“横渠四句”,赠给他和另外几名同学。昨天聊天,他提到这本书和“横渠四句”:“您赠我们的那本《民国那些人》,我看了很多遍,现在走上科研岗位,越来越能理解您当初的用心。我觉得那本书对我影响挺大。国内现在科研风气浮躁,大家都追求短平快的研究,过于追求头衔帽子,难静下心来做真正有意义的基础性研究,对于原始创新、基础研究还不够重视,很少有人愿意去做那些非常有用但很难的领域,因为出成果慢。我2016年毕业,就选了这个方向,在无人区从0起步,8年冷板凳,真的很艰难。中间经历了很多困难,有太多太多的艰辛。好在现在都值得,我一定会坚持做下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您赠我的字,在张掖老家,可惜没带北京来——我没有忘记您的教诲!”
当年他们录取后,我让考到清华北大的五名学生给母校留言。李磊的留言是:
弹指一挥间,二中的三年已成为昨天。明天我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求知于一所陌生的大学。母校,祝你桃丰李硕,兰蕙馨香!
李 磊
2008年7月26日
那些年里,孩子们在特定场合的表达中,说得最多的一句是:“今天我以二中骄傲,明天二中因我自豪!”公开场合表达没有优势的李磊,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但十多年以后,他以科研上的突出成就予以完美的践诺。
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老师,我希望他一如既往地低调、内敛、诚笃、用心,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不独让母校、家乡,更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