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4年11月08日
甘州区图书馆馆藏古籍
《甘肃新通志》(一百卷首五卷)

甘州区图书馆馆藏《甘肃新通志》(一百卷首五卷),(清)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等纂,总一百零五卷,存三十四卷,系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该书开本(高×宽):27.2×18.7厘米,半叶12行,行26字,小字双行25字,白口,四周双边。

《甘肃新通志》上溯甘肃历史渊源,下迄宣统元年(1909年),是记载甘肃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一部志书。《甘肃新通志》是陕甘总督升允、继任长庚监修,前任总纂丁禧翰,后任总纂安维峻。光绪三十四年(1908)起笔,宣统元年(1909)书成并出版,历时一年,是甘肃历史上第二次修纂本省通志的成果。第一次本省修纂通志为《[乾隆]甘肃通志》,创修于清雍正六年,成书于乾隆元年,共五十卷,分三十六目。

安维峻是甘肃贡院建立后首次乡试解元,甘肃秦安人,清代著名的谏官。二十二岁考中举人,二十七岁考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安维峻性情耿直,不阿权贵。中日甲午之战前夕,他上疏《请诛李鸿章疏》,历数李鸿章之罪,却因言获罪,被革职发派张家口军台,5年后,释还归里,并应邀总纂《甘肃全省新通志》。

《甘肃全省新通志》分天文志、舆地志、艺文志和志余,共三百万余字。是志以纲统目,条分件系,体例较《[乾隆]甘肃通志》完整;乾隆及其以后史实增添较多,内容为旧志数倍;采自旧志材料,列为考异,间或加以评论,也颇为公允,如汪世显降元之事,独抒正论,难能可贵。该志侧重乾隆至光绪间甘宁青事物,为后人存留了珍贵资料,是研究甘肃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颉芳芳)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