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4年11月08日
父亲,我想对你说

□ 张建会

可能是物理世界中磁铁定律——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我和父亲相当不来电,像两座大山,相坐静默无言。

小时候,父亲艰难地供养着我们姐弟仨上学。大姐初中刚毕业,二姐升了初中。二姐初中毕业,我又升了初中,那时几百块的学费,常常令父亲头疼。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种种原因,没分到土地,只有母亲和大姐有份,地少得可怜。好在父亲有一门做饭的好手艺,给水管所做饭贴补家用,但常常入不敷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转眼我初中毕业了,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喜悦的心情没维持多久便转瞬即逝。录取通知单上明确写着准备的学费大概需要一千元,2003年的一千元,不是一个小数目。我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我渴望到高中继续学业,另一方面高昂的学费无形中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眼瞅着开学的日期一天天临近,一天晚饭后,母亲主动说:“快开学了,咋弄呢?不行把那几袋麦子卖了给你凑学费?”父亲在一旁默默抽着烟,烟雾缭绕中,父亲的眉头拧得比麻绳还结实。“上,坚决上,就算砸锅卖铁也把你供出去。”我曾在脑海中想象过无数次的场景,没有在真实的生活中上演,那一瞬,我失望极了,父亲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变得卑微、渺小……我幽幽叹口气:“算了吧,我不上了,卖了粮食,咱家吃什么?”现在想来,我当时如果一心执意上学,我的人生会不会朝另一条轨道发展,可人生没有彩排,不能推翻重来。

步入社会,年龄尚小,跟随父亲在家务农,父亲总在耳边给我叨叨一些种地的经验,我当时愤愤地想:我可不能像你一样一辈子务农。农活间隙,父亲不主动和我说话,我也不和他说话。有时,父亲主动交代个事情,我也不吭气,只是默默干活。

在家种了一年地,父亲便以“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为由,给我自主选择了一门手艺,学木工。许是父亲的耳濡目染,我想去学厨师,可父亲坚决不同意。这一次,不可避免,我又顺从了父亲。当时的木工已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做榫卯家具的木工,而是装修房屋的装潢工。正好本家有个哥哥学成出师,干活缺个帮手,我便拜他为师。可能是刚出学校,动手能力、社会经验各方面都欠缺,学艺之路没少受师父责难,挨打挨骂也是常有的事,渐渐萌生了不想学的想法。每当不想学时,我便怨恨起父亲,是他没有担负起供养我上学的义务,让我饱尝人世间的艰辛苦痛。不到半年光景,我无论如何都不肯去做木工了,学艺之路就此夭折。后来跟着同学去了山东打工,又学了一年厨师,全都无疾而终。

在社会上闯荡了几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恰逢我同学出师揽活缺个人手,我又重拾起老本行。命运真是个拎不清的东西,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人生起点。一直想改行,但随着成家,孩子的出生,由当初的不喜欢,变成了一种不得不干的谋生手段。经历了这些年养家糊口的日子,我才深深理解了父亲的不易,也懂得了父亲当时作决定时的苦衷。一方面是父母那一辈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供养孩子上大学的意愿不强烈,再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妥协之举。

刚出去那几年,酒桌上亲人们总是谈起父亲不该不让我上学,因为我初中的成绩,在当时年级组都是名列前茅的。那时我的想法也和众人一样,觉得父亲的决定是他一生的败笔,也不知道他以后的岁月中有没有为当时的决定后悔过。在经历了社会上生存的种种艰辛之后,现在我会帮父亲打圆场圆过去,以免父亲尴尬。

其实在我心中,早已和父亲和解了。在庸常的岁月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挣钱的不易和艰辛。我已为人夫,为人父,养家的不易更是深有体会。想和父亲敞开心扉地谈谈心,以我的性格,这辈子恐难做到,就让这份爱深埋心底,在往后的岁月中闪光。

上一篇
返回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