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沛良 赵海容 冯 强
祁连山北,风光无限,映入眼帘的满是综合能源项目建设的澎湃景象:平山湖千万千瓦级综合能源基地加速建设、清洁能源供给跃升行动呼之欲出、新型电力网格体系加速形成、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快速崛起……
近年来,甘州区围绕加力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在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赛道上全力竞速,一条条新型“绿色”产业链在甘州大地铺展延伸、集群崛起。
近日,在“西电东送”800千伏甘肃特高压直流工程(甘4标段)施工现场,电力工人加快附件安装、开展高空巡检,为电网线路的早日贯通保驾护航。
“甘4标段起于高台县黑泉镇,止于山丹县夹道沟,线路长170多公里,新建铁塔335基,项目于去年12月开工,预计今年12月达到送电条件。”哈重工程甘州段施工负责人胡希磊介绍,哈重工程几乎全线都在高山大岭、险峰峡谷地带。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山地施工特点,应用“高塔组立施工通讯指挥系统”“电动扭矩扳手”等软硬件系统和技术设备,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
“该工程是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每年可从新疆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约等于1800万个家庭的年用电量,对助力能源低碳转型和服务全国保供大局具有重要意义。”胡希磊说。
生产线上,大量的焊接工作被放在地面,每一部分分解加工成各类模块化组件;安装现场,组屏和燃烧器同时吊装,像“搭积木”一样被组装起来……在位于张掖经开区的甘肃电投张掖电厂二期2×1000兆瓦燃煤机组扩建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模式完全颠覆人们对传统工地的印象。为减少高空作业风险,项目建设后炉膛吊挂管采用塔吊与炉顶汽车吊相互配合方式,大大提高穿管效率,缩短整体吊装工期。
把水变为蒸汽,实现从热能到机械能、再到电能的转化,其中最核心的工程便是正在建设的两台百万千瓦机组锅炉,它们最大连续蒸发量每小时达3000多吨,单台锅炉高达100米,安装焊口数有7.2万道左右。
“项目运行后,2台百万千瓦机组发出的电流将接入厂内新建750千伏配电装置,输送到千家万户。”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郑勇说。
作为一间零排放电厂,没有废水污染排出是项目扩建的核心所在。项目脱硫废水采用“预处理+低温烟气余热浓缩+高温旁路烟气蒸发”零排放处理工艺,目前与项目主体建设同步施工。
据了解,甘肃电投张掖发电公司2×1000兆瓦燃煤机组扩建工程项目总74.42亿元,占地约40公顷,是2023年省列重大项目。项目于2023年4月7日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11月全部投产,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千瓦时。项目建成后,将作为我省自用调峰火电项目,为新能源提供良好的调峰和补偿能力,促进河西走廊风光电新能源基地的开发与消纳,确保电力安全保障供应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计划今年年底完成锅炉补给水车间制水和厂用电系统倒送电两项重大工程,完成后该项目将全面进入设备调试,争取明年年底实现双投。”郑勇说。
风光发电基地集聚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紧张推进、电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清洁高效煤电项目加速布局……如今,甘州区正以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为重点,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