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 海 雷景韬
一大早,来自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的尕藏拉旦打开羊群围栏,几百只藏系羊鱼贯而出,欢叫着冲向玉米地尽情进食。早晨9点钟出圈到下午5点半回圈,羊群的吃喝拉撒睡都在这片位于高台县合黎镇八坝村的玉米秸秆地里度过。
“我们是10月7号从祁连县过来的,一起来了5户牧民、2100多只羊,放牧到明年4月底回去,这样就可以让我们老家的草场有5个多月的‘休养生息’。”尕藏拉旦说。
祁连山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总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其中水草丰美的平原河谷占据三分之一。大自然的馈赠如此丰厚,并不意味着牛羊数目可以无限扩张。为实现草畜平衡,国家于2011年出台了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对草原施行禁牧轮牧,牧民们得到奖补资金作为减畜补偿。
秋冬季节,很多牧民都面临牛羊产仔后过冬“口粮”不足的问题,为保障季节性牛羊的繁育和出栏,保持牲畜数量和草原面积的动态平衡,异地借牧成了成本最低、牛羊成活率最高的一条“出路”。高台县作为河西走廊重要的商品粮大县和全省肉牛产业大县,饲草资源丰富,自然成为农牧民冬季借牧的必选之地。
“我们老家那边羊群5个月的饲草成本大概四五十万元,高台这边玉米地租金25万元,运费、生活费加起来30万元左右,这样下来大概能节省十多万元。”尕藏拉旦心里早有了一本“借牧”成本账。更重要的是他的老家青海海拔高,气候冷凉,产羔成活率不足70%,而高台海拔低,产羔成活率可达90%以上,大大增加了家庭养殖经济收入。
异地借牧不仅让高台县农民群众在冬季躺着赚租金,还为土地带来了免费的肥料。牛羊在吃掉秸秆的同时,每只羊每天产生粪污2公斤,相当于每年为农区亩均施入有机肥约60公斤。
据了解,今年共有13户省内外牧民到高台租地借牧,累计迁徙羊1.2万只,借牧面积1.08万亩,亩租金100至200元不等,借牧场地主要集中在合黎、南华、黑泉、巷道等镇,大多为玉米秸秆地、苜蓿地、瓜皮地。
为确保农区借牧科学、规范、健康、有序发展,高台县出台关于促进农区借牧健康发展的11条具体措施,规范农牧区借牧行为,切实保障来高借牧人员和畜群有序流动、安全“着陆”。
“我们严格执行落地监管制度,确保羊群在隔离观察期间不发生应激反应和病死现象,同时对羊群疫病防控进行技术指导,后续还会在生产生活方面对借牧群众进行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在高台借牧期间生产生活无忧。”县畜牧站站长周国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