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伯石
想干与敢干,实干与担当,是人民的期盼、历史的召唤,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要敢担当、会担当、能担当,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
坚定信念铸牢担当之“魂”。“心中有信仰,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唯有坚守共产主义信仰,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路前行。我们要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作为最重要、最紧迫、最现实的政治任务,深刻感悟真理伟力,扎实打好“理论桩”、补足“精神钙”、铸起“思想魂”,投身伟大实践,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担当、乐于担当。
勤学善悟提升担当之“能”。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习需要一颗恒心、一股韧劲,一份苦中求乐、上下求索的坚守和执着,既要见缝插针,化整为零,抓住一切可学之机,学习一切有用知识,积少成多,厚积薄发,又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掌握干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把学习的出发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来,真正把学习的体会和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推进工作的本领,在困难面前能够有“会当凌绝顶”的勇气,主动出击,能担当、会担当,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恪守规矩增强担当之“责”。“洁白而物莫能污。”守规矩、存敬畏,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底线。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习惯在“探照灯”下工作生活,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不媚俗、不同流,面对物欲横流的侵袭、纸醉金迷的奢华、灯红酒绿的诱惑,要筑起坚不可摧的思想防线和精神堤坝,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常秉敬畏之心,守住底线、耐住寂寞、经住考验,干干净净做人,规规矩矩做事。要正确处理好“功”与“过”的关系,知对错、明是非、辨公私,把“功”作为动力、把“过”作为鞭策,敢担当、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作为青年干部,我们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要立志做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勇立潮头、奋勇搏击,以实干诠释初心,用实绩践行使命,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单位:山丹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