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1月15日
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程宏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事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具的全方位提升,就要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扎实有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优化空间载体,夯实和美乡村建设基础。一要强化村庄规划体系建设,增强乡村建设的科学性。要加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根据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乡村资源禀赋、功能区块、景观特色、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等特性,统筹规划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从整体上提高村庄建设质量和水平。二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夯实农民生产生活现代化的硬件基础。坚持问题导向,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重点部署推进水、电、路、气、房以及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信息网络、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基础硬件设施提档升级。三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度。健全乡村现代公共服务体系,聚焦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农民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加大县、乡、村公共服务资源统筹配置力度,强化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地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置卫生健康、医疗保障、就业及社会保险、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资源,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四要提升村容村貌,增进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按照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的要求,因地制宜、有力有效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强化产业支撑,厚植乡村高质量发展动能。一要深化“农业+”产业发展链条。要创新发展思路,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流向农村,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做实产业链前端、做强产业链中端、延伸产业链后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二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走质量兴农之路。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特优乡村产业,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三要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塑形铸魂并重,打造和美和谐乡村秩序。一要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平台、载体和抓手,挖掘整合优秀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培育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二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能量。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三要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倡导勤劳致富、崇德向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遏制破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成风化俗,培树和谐和顺和美的乡村文明新风尚。四要不断完善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推进更高水平法治乡村建设。

健全制度机制,强化乡村发展要素保障。一要坚持党对和美乡村建设的全面领导。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和美乡村建设的全过程,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效能的提升。二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力、融合共治,解决好基层治理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三要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健全完善和美乡村建设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励评价制度,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

(作者单位:高台县委党校)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