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1月15日
积极构建“家门口”的公共就业服务网格
—— 高台县推动零工市场(驿站)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及意见建议

□ 李 显

零工市场(驿站)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阶段性的方式提供劳动服务的市场,它可以为用工主体提供更灵活的用工方式,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作为灵活就业岗位提供的重要载体,零工市场(驿站)对拓宽多种形式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结构调整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高台县坚持将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作为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抓手,突出布局优化、功能拓展、要素保障“三维聚力”,推行“三优化三转变”模式,全力打造功能完备、管理规范、服务高效、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格,满足劳动者多元化就业需求,畅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做法及经验

(一)优化平台建设布局,由分散零乱变集约规范。在加强总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创新探索,建设了一批能融入、有保障、可持续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紧扣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融合发展要求,坚持平台共建、功能共融、服务共享的工作思路,结合“六有”要求和省、市级具体建设标准,在城区富余劳动力集中输入输出地段,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主体建成1个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和2个县级零工市场。在灵活就业农村劳动力较多的各镇,以党群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为依托,建成9个镇级零工驿站,切实构建起“覆盖全民、便捷高效、贯穿全程、辐射全域”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将“阵地建在家门口、服务送到心坎上”,真正满足群众“就近办”需求。

(二)优化供需匹配服务,由单一构成变多元融合。打破各类公共服务政策资源自成一体、封闭运行的状态,按照“上下协同、数据共享、全程服务、利益维护”功能要求,深化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模式,着力构建精确识别、精细分类、精准服务的就业帮扶机制。针对不同灵活务工人员就业需求,在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及零工驿站科学设立综合服务区、求职招聘区、政策咨询区、候工区、对接洽谈区五大功能区域,全链条多渠道提供快速发布信息、现场对接洽谈、即时确认结果、当日面试到岗等“个性化”“一对一”全流程帮代办服务,真正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年均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95场次,发布用工信息62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5900多个,为4800余名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注重数智赋能,在促进各领域和各类资源跨界流动、高效整合和互联融通上下功夫,依托大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深入打造智慧用工平台,建立完善零工求职登记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利用大数据对零工岗位、种类等信息进行动态收集更新、筛选匹配、延伸拓展,实现各类就业信息线上归集、多点联动、统一发布,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数字化水平。先后采集用人单位紧缺岗位及零工求职信息4100余条,日接洽零工咨询量12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3200余个,劳务派遣950余人,促成就地就近就业1200余人,帮助2500余名农民工外出就业。

(三)优化就业权益保障,由末端落实变前端供给。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优势作用,立足灵活就业者求职实际,努力在服务上做“加法”,在保障上做“乘法”,为零工群体创造更多便利、提供更多机会。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运用,探索智能匹配和点对点推送,为用工主体和求职者提供便捷贴心的“云端指尖服务”等“即时快招”对接服务,推动岗位信息归集、联动发布和跟踪服务的闭环管理,实现服务链条延伸、服务模式转变、服务体验升级。指导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零工驿站依法开展招工用工服务,落实公平就业制度,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打造劳动关系“和谐之家”。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雇工双方权责模糊。零工群体具有就业临时性、季节性、碎片化、跨行业等特点,且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确立多采取口头协议或简单书面协议的形式,并无规范性的劳动合同文本和格式,对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及用人单位等多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约定较为模糊,因而零工群体发生劳动权益纠纷时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是服务供给存在短板。零工群体由于工作时间、地点、雇主“不固定”,增添了零工就业者和雇工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用工不确定风险,同时零工就业者缺乏系统的就业培训,技能水平普遍较低,不具备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多为较高强度的劳动和工作环境较差的工种,导致部分零工只能跟风“学艺”,雇工方给付报酬随意性大,随行就市,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错配”。

三是数智化运营能力亟待提升。面对灵活就业人员对公共就业服务便捷化、数字化的高期待、高需求,县零工市场(驿站)虽搭建了“互联网+”用工信息发布平台,然而,受限于当前的信息采集机制,数据资源供给不完全、不充分,跨省份企业招用工数据的集成能力有待提高。同时,缺乏统一的使用规范,部分用工信息数据中存在重复化、碎片化和无效化等现象。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规范管理。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的适用零工经济相关行业规则等政策法规,明确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及用人单位在促进零工群体就业增收方面的责任义务,规范相关管理标准和程序,切实保障零工就业者劳动权益,使职能部门执法时有法可依,促进零工经济企业以及其他新业态企业有序发展。

(二)拓展服务功能。建议按照公益性岗位开发相关规定,支持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零工驿站明确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配备专业的服务人员,不断完善助力零工人员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功能,更好发挥劳动力市场对零工就业者的人力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零工驿站专业化服务水平。统筹公共服务资源,鼓励公共事项进驻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零工驿站,为劳动者和用人主体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安全教育、法律维权、证件办理、职业规划等多元化综合性服务。

(三)推动数据共享。建议强化数据支撑,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建设的支撑作用,优化升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通过增设多项具体服务模块,对接国家、省、市各级信息平台,归集各类就业岗位信息,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就业供求数据资源的汇集共享应用、平台互通,真正让数据“多”起来、“准”起来、“活”起来、“跑”起来。

(作者单位:高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一篇
返回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