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图书馆馆藏《四书典林》(三十卷),(清)江永编,汪基参定,总三十卷,存二十八卷,系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本。该书开本(高×宽):24.0×15.7厘米,半叶8行,行22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上记卷数,下标页数,版心标注部类子目,卷端题“婺源江永慎修新编,同邑汪基方镏参定,及门诸子校阅”。
江永(1681-1762)字慎修,号慎斋,婺源县江湾村(今江西婺源)人。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皖派经学创始人。江永生于寒儒世家,在经史百家、天文、历算、钟律、声韵、礼仪、地名沿革的领域无不有重要创见,被誉为东汉郑玄以后经学研究第一人,堪称一代积学宿儒。一生不以利达富贵为事,唯以授徒、讲学为乐终其身,著名学者戴震、金榜、程瑶田等皆从其受业。其一生著作41种270余卷,其中有27部186卷被收入《四库全书》。
江永作《四书典林》主要是为帮助学子们更方便地学习和理解四书。他选取四书中有典实的内容,分门别类,引用多种古籍加以充实,使学子们在学习时能够有更丰富的材料作为参考。
《四书典林》成于雍正十二年,是书前有窦容恂、吴华孙《序》,又有江永《自序》及《凡例》,《凡例》后有门人汪世望等及其子逢圣、逢辰附识。《四书典林》将四书中的典故事类,分为二十六部,分别为天文、时令、地理、人伦、性情、身体、人事、人品、王侯、国邑、官职、庶民、政事、文学、礼制、祭祀、衣服、饮食、宫室、器用、乐律、武备、丧纪、珍宝、庶物、杂语诸部,为题七百三十有余;将四书中所涉及的人物,分为帝王、古臣、古贤、圣贤、诸侯、大夫、杂人、列女八部,下隶古人二百余人。大体仿虞世南《北堂书钞》体例,具有类书性质,便人检索备查,对清代及后世的儒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颉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