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9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1月29日
年夜饭,团圆的密码

□ 鲍淑琴

年夜饭,是岁月长河里的温暖坐标,它标记着阖家团圆的时刻,让漂泊的心有了归处;是文化传承的火种,承载着代代相传的习俗与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家的温暖与深情;是情感交融的纽带,凝聚着家人之间深厚情谊,串起一年又一年的珍贵记忆,更是团圆的密码。

曾经,我是那个在暮色渐浓时迫不及待地跑回家的孩子,远远地就能看到家中窗户透出的温暖灯光,那是父母为我点亮的归航灯塔。我一路小跑,满心欢喜地冲进家门,迎接我的是满桌丰盛的菜肴和父母那满含期待与疼爱的目光。

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当年关临近,父母便开始忙碌地准备。虽然那时候生活艰苦,年夜饭的食材无非就是一些萝卜、白菜之类的家常菜,偶尔也会杀猪宰羊,再加一点干的木耳、黄花菜、豆腐、粉条之类的,但父母总是精心准备,再炸一大锅香喷喷的油馃子,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孩子们的归来。在父母的心中,年夜饭是对一年辛苦的最好慰藉,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刻。那时的年夜饭,虽然食材限制,但在我看来也是盛宴。父亲炉灶边忙碌的身影,母亲摆放碗筷时脸上洋溢的笑容,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我和哥哥坐在桌前,大块吃肉,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满足,也感受着父母无尽的关爱。

岁月流转,如今父母已经离开我们多年,而我们也已为人父母。曾几何时,我也开始站在同样的窗前,望着远方,等待着孩子归来共享年夜饭。那份等待的心情,一如当年我们的父母。心中有即将团聚的喜悦,又有隐隐的担忧,怕孩子在路上耽搁或玩得忘乎所以,不能及时到家享受这无可代替的年夜饭。

每年除夕,我和爱人在厨房里忙碌着,努力复刻着当年父母做过的那些家常美味,每一道菜都倾注了我对团圆的渴望、对家的传承。当饭菜摆满餐桌,也像父母一样展望,期待着那熟悉的脚步声响起。每次当孩子身影出现在视线中,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看着孩子走进家门,脸上绽放着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年夜饭的香气弥漫在屋子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曾经作为孩子的我,如今成为给予的一方,我明白了父母当年的心情,尽管孩子一大群,但仍然盼着,一个也不能少,我想那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是对家的坚守,对团圆的珍视,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是不变的团圆密码。

在岁月的变迁中,虽然年夜饭的形式在不断改变,但它所蕴含的团圆之情永远不会减退。在我心里,年夜饭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永远的期盼,那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肴,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团圆的象征,隐藏着家的温暖和亲情的浓郁。此时此刻,它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将一家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是团圆的密码,解锁了亲情的温暖,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家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渐渐长大,会为了梦想和生活奔波离开家,年夜饭的餐桌旁也许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但我想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虽然眼神中多了一丝落寞和思念,可他们依然会在每年的春节,用心准备年夜饭,盼望着孩子们能早日回家相聚。或许,生活的忙碌会让我们暂时忽略家的温暖,但那份对团圆的渴望始终深藏在心底。无论走得多远,只要想起年夜饭的味道,想起家人的笑脸,我们的心中便充满了力量,因为那是我们永远的港湾,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让我们珍惜每一次团圆的时刻,用心去品味年夜饭中的亲情和温暖,让这份团圆的密码永远传承下去。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