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 青
2023年5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广大教师要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读好“三本书”,做“书香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为建设教育强国打好自身素质基础。
一要读好“政治书”,让教育更有高度。“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学”就是教育,而“党”处于牵头把总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教师读好“政治书”,才能让自己的教育贡献更有高度。一是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政治思想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积极作为,贡献力量。二是读好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清晰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三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问题,自觉履责科教兴国战略,持续弘扬教育家精神,立足岗位作贡献,立德树人育英才。三是读好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地方教育发展的文件精神。抓好学习,抓好落实,抓好效能,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使命,把自己教书育人的点滴行为变成培养地方人才、促提地方教育质量、造福桑梓实实在在的贡献。
二要读好“专业书”,让教育更有力度。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长流水;教师要让学生打心底喜欢、接受引导教育,就要熟知教育规律,有扎实的学识和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劲头,读好“专业书”,做好学识与技能的新陈代谢、去腐生新,方能与时俱进,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新需求,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站稳讲台,引领学生成长,不辱使命,培育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一是读好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如读好教育学、心理学、教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书籍,充分掌握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规律,更好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孔子、孟子、朱熹、苏霍姆林斯基、夸美纽斯、叶圣陶、魏书生等古今中外教育家的书都值得常常读、反复读,当作案头书来读。二是读好教育教学专业期刊、报纸。如读好《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甘肃教育》等国家、省级报刊,第一时间了解教育最新政策导向、前沿信息、发展动态,学习和借鉴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积累经验。三是读好一些好的教育教学专业新媒体平台所发布的文章和信息。如读好“微言教育”等国家、省级教育部门管理的教育信息平台文章,读好一些知名教育专家、学者的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抖音号等平台文章,让碎片化阅读更有效。多听、多看、多学,就会多个思路和方法,让自己保持思维活力和事业激情,接受先进教学理念,调整优化教育教学路径。
三要读好“文化书”,让教育更有温度。2024年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成长为有情怀、有水平、有温度的好老师、大先生。做有温度的教师,让教育更有意义,教师需要持之以恒读好“文化书”。一是读好中华经典“文化书”。中华文化丰富的文明成果、深邃的哲学思想、丰硕的精神食粮、馥郁的文学气息,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仁义礼智信”“温文尔雅”“诗书礼乐”“琴棋书画”等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和淬炼着每个中国人的品行,并走出国门,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读好中华经典“文化书”,就能在舍得间、家国间坚守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胸怀天下,服从大局,砥砺奋进在教育战线上,永葆为民服务的人生底色。二是要读好中国革命“文化书”。无数中国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文化,他们的功绩需要时代铭记,他们的精神需要辈辈传承。周恩来的衬衣、朱德的扁担、“半条被子”等物件的背后是一件件感人至深的故事,折射出无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战士光辉灿烂的精神。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读好革命“文化书”,涵养个人精神、品格和情怀,并把这些宝贵的文化养分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接过革命先辈交付的光荣使命,立志报国、努力学习、茁壮成长,成才成人。三是要读好国外优秀“文化书”。做有温度的教师,要有世界眼光,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包容兼蓄,为自己和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积蓄教育报国的力量,为中国教育跑出加速度。文化无国界,但有精华与糟粕,在学习借鉴时,教师还需保持高度的警惕,要把真正有益学生成长的精华学好、用好、传好,为教育添温加热。
(作者单位:甘州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