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7月08日
临泽县推进全省首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持续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从“心”出发 赋能善治

□ 杨丹枫

时值盛夏,在临泽县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某单位职工张女士攥着纸巾坐下,指尖因紧张泛白。沙盘架上,她摆了座孤立的小房子,又放上卧床的男人人偶和背对背的孩童模型。“她爱人常年生病,孩子天天闹矛盾……”沙粒从指缝滑落时,她眼眶突然泛红,当沙盘上重现的家庭与工作场景,分析沙盘场景中家庭与工作关联,探寻内心需求,让她第一次找到了情绪疏导的“减压阀”。这样的转变时刻,每天都在该县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发生。

作为全省首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临泽县以“‘心’治促平安”为核心理念,通过智慧化平台、本土化团队、精准化服务,为全县干部群众打造出“预防——干预——发展”的全周期心理关爱链条,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绽放人文光芒。

体系筑基 织密全域守护网

走进300多平方米的县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VR压力应对训练舱正模拟职场冲突场景,情绪宣泄区的智能沙袋根据击打力度自动调整反馈模式。这个投资200万元打造的“心灵守护驿站”,设置了心理测评室、VR情绪调节室、智能宣泄室等9个功能室,配备心率监测仪、脑波监测仪等专业设备。

2022年以来,该县依托县级中心,搭建起覆盖全县的心理服务大数据平台,实现心理档案建立、服务资源调度、危机预警响应的数字化管理。目前,全县已建成以县级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之家为中心,各镇、社区、学校、单位的心理咨询室为依托,10支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志愿队伍为主体的全县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靶向服务 赋能治理新生力

每周周末下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剑英都会准时出现在中心的儿童沙盘室,开展沙盘游戏指导与心理疏导服务,通过搭建心灵沙盘、组织团体互动等方式,帮助儿童释放情绪、提升社交能力,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

该县积极打造“专家智库+本土骨干+科普宣讲+志愿先锋”四维服务队伍,分层分类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心理服务队伍专业能力水平不断提升。针对不同群体需求,中心推出“惠心·赋能”品牌:为新业态劳动者定制“城市生存压力调适”“合理调节情绪·积极自我关爱”课程,通过情景模拟解决心理焦虑;为女职工开设“关爱女性健康·交流从心开始”“幸福婚姻·爱在家庭”沙龙,融合正念冥想与亲子沟通技巧;为老年人开展“安住善心,安享晚年”主题讲座,结合怀旧疗法缓解退休适应障碍。在县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等8家县、乡卫生健康单位开展“守护天使·心向阳光”“幸福来敲门”等主题活动,通过团体沙盘和危机干预培训,帮助医护人员疏解职业压力。面向企业职工开展“信念的力量”心理健康讲座,传授科学减压和应对负面情绪的技巧,帮助他们有效缓解压力、疏导情绪。

治理增效 共筑心安新家园

在中心个体咨询室,一面“感恩墙”上贴满了留言:“感谢沙盘游戏让我看清婚姻中的沟通盲区。”“线上课程教会我与青春期孩子和解。”这些质朴的话语,见证着心理服务带来的改变。2022年中心运营以来,累计接听心理服务热线920余人次,开展心理健康筛查3048人次、心理健康讲座196场、团体辅导92次、个体咨询1022人次,覆盖干部群众1.56万余人次。接受服务的干部群众中,工作满意度提升37%,家庭关系改善率达58%,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劳资纠纷减少62%。

当VR情绪调节为社区居民戴上舒缓滤镜,当心理沙龙的笑声驱散邻里的阴霾,在社会心理服务的探索之路上,临泽县正将专业力量转化为基层善治的“心”动能。这张精心织就的全域心理服务网络,不仅是社会风险的“减压阀”、矛盾纠纷的“化解器”,更是全民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幸福生活的“赋能者”,为全县人民撑起一片和谐安宁的“心灵晴空”。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