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9月17日
张掖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对策及建议

□ 何玉军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文化创造的重要成果和鲜明特征,是筑牢文化自信、凝聚时代力量、奋进伟大征程的内在支撑和强大动力。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文化功能作用、促进张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张掖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实践与成效

张掖红色资源丰富,境内有较高价值的红色遗存46处、红色纪念场馆6家,红色资源数量位居河西地区第1位,有5个县区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西路军片区分县名单。“十四五”时期,张掖以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立足红色资源禀赋,高标准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弘扬高地。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围绕更好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高标准制定下发《张掖市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按年度分解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各县区和有关部门充分履行岗位职责,认真研究制定本县区本部门《工作方案》或计划,在主题实践、培训教育、文艺创作、保护开发等方面聚焦用力,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是坚持整体联动。各级党组织在把红色文化融入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教学研讨主题实践活动,并整合全市104处革命遗址遗迹和39个红色村庄资源,构建起以高台干部学院为主体,各级党校、红色基地相互支撑配合的立体式党性教育培训格局,有效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和覆盖面。三是培育红色品牌。紧紧围绕讲好西路军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同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导班子、师资队伍和精品课程建设,高台干部学院入列中组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位于高台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创作推出《浴血誓言》《肝胆祁连》等红色文化主题影视舞台剧目并享誉全国。四是坚持文旅结合。抢抓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实施红色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工程,扎实推动红色纪念场馆、遗址遗迹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各县区纪念馆、战斗遗址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策划推出多条研学旅游和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呈现出主题鲜明、各具特色、多样互补的良好态势。

二、张掖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问题与挑战

一是红色资源保护力度不够。部分地方红色资源保护存在工作开展随意性较强,缺乏长远规划,尤其是部分距离城镇较远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资金、人力投入不足,对进一步深入开发缺少政策扶持和引导,致使保护利用缺乏系统性,影响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质效。二是红色文化传承弘扬过于偏重经济价值。由于对红色文化价值认识不足,过于注重红色文化经济价值的发挥,忽略了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立德、资政助廉等精神层面的重大价值,致使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不够严肃、红色资源开发品质级别相对较低。三是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机制创新不够。红色文化开发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难以有效整合资源,加之各级财政投入的经费预算不同,导致不同程度存在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成效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将其融入本地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中,部分红色资源处于闲置和割裂状态,造成资源的浪费。四是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成效不够显著。相对于我省“腊子口”“哈达铺”等“红色地标”而言,尚没有形成自身的品牌优势,尤其在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红色地标”上还存在差距,部分区域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停留在简单的立碑保护、参观瞻仰上,景点介绍多,内涵介绍少,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影响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效果。

三、张掖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十五五”期间,张掖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围绕张掖“一屏三地”功能定位,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增强工作合力。进一步健全顶层设计,强化市委领导下的市级相关部门机构牵头抓总及统筹协调作用,科学制定“十五五”期间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政策法规和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明确职责任务,通过各级各部门(单位)协同联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专题会议,统筹协调跨部门重大事项,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进资源保护、课题研究、文艺创作、教育培训、红旅融合等工作,确保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从宏观规划落实到微观执行。二是加大保护力度。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甘肃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等法规和条例精神,抓好红色资源的核查认定、普查登记、保护修缮、建设展示工作,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奠定基础。立足全市红色资源类型特征、分布特点和发展潜力,积极探索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党的建设、文化建设、旅游提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惠及民生等相融合的新模式,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和全市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三是提升红色内涵。深度开发提炼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红色革命精神,并赋予新时代发展内涵,坚决防止消解红色文化内涵,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红色文化研究队伍和宣讲员队伍建设,组织宣传、党校、纪念馆、文联和高等院校等力量,通过举办高端论坛、开展合作、联合调研等方式,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推出一批高质量红色研究成果和精品课程,打造一批精品红色场馆和地标文创与线路,增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四是擦亮红色品牌。探索建立张掖红色文化(旅游)统一视觉形象,设计主题L0G0、标识系统和文创产品,建立政府支持、部门协同、企业联手、媒体跟进、游客参与的红色文化(旅游)宣传营销机制,统一开展整体形象宣传。进一步畅通学术研究机构、文化创意机构、红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合作渠道,推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学、舞台艺术、红色影视、主题美术等红色文艺精品。突出红色教育培训的铸魂育人功能,做大做强红色教育培训,高标准建设红培基地,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研发精品课程线路,不断优化品牌体验,吸引省内外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共赴红色张掖,打卡红色地标。

(作者单位:市委党史研究室)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5021087号